111.08.09公告~研討會發表錄取名單(下載)
2022年文化的軌跡:
藝文生態平衡:永續發展之路?
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啟事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會議日期:2022年11月4日(五)、5日(六)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教研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
年度主題
聯合國在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
藝術是一張交織綿延的網,看似不相鄰的網目,其實透過線的連結,
未來島嶼藝術生態的土壤肥沃滋潤與否,與當代社會、
關鍵字:永續(發展)、文化治理、文化政策、博物館、策展、
徵稿子題
子題一、永續文化治理:文化發展與政策評估的對話與詮釋
〈文化基本法〉於2019年6月5日公布施行,第1條即闡明立法目的是「為保障人民文化權利,擴大文化參與,落實多元文化,促進文化多樣發展,並確立國家文化發展基本原則及施政方針」。文化部、中央政府各機關與地方政府皆應協力文化治理。其中四年一次須舉行的「全國文化會議」於2021年進行了北中南東分區論壇,將於2022年5月底進行全國論壇。在〈文化基本法〉施行了近3年後的今天,我國的文化生態是否健康?現今的文化政策,是否有落實文化民主、文化治理、文化多樣性、文化永續等重要原則,並能因應數位、新科技、疫情等各種變化與挑戰?
文化,扮演了推動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人是文化傳承重要的關鍵,長期以來社會漠視藝文勞動的低收入、高工時。缺乏保障工作的環境造成人才流失,經驗無法傳承,文化科技新媒體的興起,連結跨域與創意,擴大文化藝術產值的同時,也出現了人才培育的問題,當凡事似乎不能仰賴政府時,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否能擔負文化發展的部分責任?又該要如何讓企業能長遠且持續投入?政府角色與政策可能性議題,深入闡釋與社會對話並實證性考察與反思,做為本子題徵集焦點。
子題二、中介 x 反思 x 再現:策展人與藝術生態的介面平衡
策展人在當代成為顯學?當代台灣策展人成為一熱門行業,在英國已有許多大學如Goldsmiths、University of London、University of Essex、UAL等的策展學課程,其重視與專家交流外,更得有博物館或藝廊等機構的實務交流經驗,在台灣已有許多各式背景的人紛紛投入策展人行列。而策展人所需具備的能力與責任有哪些?策展人的中介角色之於藝術家、民眾、藏家、媒體等的溝通關係之間如何平衡?
透過本研討會,將探討策展人的中介角色與綜合實力,反思其在藝術生態中的位置與承擔,也嘗試銜接年輕人對策展人所關注的未來,並透過國際交流或實際案例的視野來進行探討。本子題除了傳統的論文發表之外,將計畫邀請專家、學者或政府官員進行綜合座談、演講,並以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實際案例的發表來進行探討與分析,期待透過專業人士的觀點、交流與實踐的經驗來共同分享之,也提供對策展人一職充滿混淆與好奇的當代提供更多思考的角度。
子題三、新博物館學 x 公共服務 x 多元觀點:策展的社會溝通
上世紀90年代,博物館重視其傳播溝通功能,新博物館思維的轉型,博物館的研究員與策展人成為賦予展覽的靈魂人物,從殿堂轉成與民眾互動激盪的公共服務場所。如Anderson(2012)提出:「當代博物館的營運典範是創新的(reinvented)博物館概念,以觀眾驅動、鼓勵外部參與、接納多元的聲音,博物館的典範轉移,也反映於價值評量的轉換」。英國博物館專家Carol Scott 博士也明確指出,了解博物館的產出有什麼影響,也就是對服務的對象改變了什麼。
在新博物館學的灌注下,對各大博物館在策展中的社會溝通有何轉向與改變?或如何創造更多創造力的視角與教育性的體驗?或如何推行有助於應對於社會問題的展覽(如Covid19等),發揮其博物館以策展來推廣公共服務的力量。本子題期待就由學術研究與討論,以各專業的視角來進行綜合座談、發表,並以國際與台灣的博物館實際案例來分析之。
子題四、藝術管理,管理藝術? 再思藝術與文化的「管理」內涵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IJAM)在1998年創刊,是目前國際上少數以藝術管理為名的期刊之一,其副總編Yves Evrard(HEC Paris榮譽退休教授)和創刊總編François Colbert教授,在2000年曾共同發表了一篇名為〈藝術管理:千禧年的新學門?〉論文,其中探討了藝術管理學門是否正成為一個與管理學領域有別的子領域,又或是新學門的誕生。在此前,針對藝術管理的文章數量不斷增加,專業期刊正出版著,專業研討會定期組織著,專業訓練計畫也穩步地增加,回應著當時的藝術與文化部門所面臨的具體管理工具的需求、廣義的「藝術」定義、藝術之於社會的特殊性、以及其與相關學門的連結,如運動、大眾傳播和旅遊等。藝術和文化一直在處理創新、資訊、符號和不連續性的議題。
回顧當年,「新經濟」的興起,使傳統大規模生產的連續性產業,進入以創新和資訊技術為基礎的新週期,原本的管理方式亦需適應並改變。十九世紀時為了資源分配、生產、效益、定價策略等問題所發展出的古典經濟學理論和為了工業發展所發展出的標準化、品質控制等做法;及二十世紀奠基於科學的管理學,即用科學方法解決決策問題,亦不足能處理好現代的快速變化。於是,現代新管理學各類研究興起。
到了今天,藝術管理其介於藝術與人文、商務與管理之間,是否有了與千禧年時不同的視野與局面?新管理思想或既有管理工具的介入,是否使藝術文化領域因此而受益?亦或是,藝術管理基於藝術、文化、其與社會人文的研究,反向地挹注了管理學的發展與豐富性?藝術與管理,是站在彼此的對立面嗎?嶄新學術期刊《文化:政策‧管理‧新創》將於今年創刊,從文化來思考管理,如何成為管理學的一個新脈絡?
子題五、保存vs.創新vs.產業化,實現文化永續之路?
法國文化部在2021年3月向UNESCO活資產實體(Living Heritage Entity)秘書處遞交了無形文化資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的申請,申請項目是法國長棍麵包的文化及專門技能(know-how and culture of the baguette de pain),將於2022年秋季得知評核意見。法國現任文化部長羅絲琳·巴舍洛(Roselyne Bachelot-Narquin)在三個皆符合ICH資格的選項中選擇了法國長棍麵包,是因為法國手工麵包店已從1970年的55,000間,到2021年僅剩37,000間,這使得工廠量產的法國麵包大行其道。而文化部長希望藉由此提名的行動及與農業和食品部長的合作,遏止手工麵包店繼續減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大多數人共享且不言而喻的)本身就是一種資產...。」
日本由於佛教供花的外來文化影響,後續發展成日本獨特的華道文化,以日本華道的根源–池坊來看,花文化已存在日本至少560年,成為人們的生活文化之一。日本的文化芸術基本法第十二條,即提到「國家應振興生活文化(茶道、華道、書道、飲食文化和其他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應採取支持與這些相關的活動和其他必要措施。」農林水産委員亦提出了花產業振興相關法案,其中第十六條即以振興花的文化為主要做法。可見政府從政策上支持了生活文化,而其亦與國家重要產業息息相關。
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傳統文化、工藝、民俗,甚至是生活文化,都可能在不久的未來發生改變。從各國不同的做法可見,產業與文化密不可分,若要實現文化永續,我們該做什麼來促成呢?文化政策會是最佳解方?有什麼成功的案例?現行有哪些做法?需要改變嗎?是要保存還是創新呢?還是要產業化?政策上已經做了什麼?政府還需要做什麼或不需要做什麼?傳統文化和文化創意是衝突的嗎?其認定與定義?生活文化的發展歷程、現況、瓶頸、永續的未來? 從國家、產業、組織、從各種角度來看,how?
子題六、同聲共氣?地方博物館與公民參與
受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觀點的影響,博物館學的定義逐漸朝向以反身性(reflexivity)觀點思考未來發展,其中透過博物館蒐藏與展示脈絡,進而彰顯地方社區特色的概念脈絡,在Web3.0的時代開啟,網際網路信息快速串流,影音與圖像的創用CC量能提升,透過網站或其他開放性媒介的內容由其使用者貢獻生成。這些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讓公民透過數位資訊參與展覽敘事的門檻大幅降低。虛擬展覽的蓬勃發展,加上疫情影響,對應在博物館/美術館實體展示上,均面臨到參觀人數大幅降低的同時,展示內容的詮釋權也受到了挑戰。
其中地方博物館/美術館肩負地方社群與歷史記憶等多樣性任務與議題,近年來各地方政府風起雲湧興建的美術館,從台南市美術館到嘉義市立美術館與即將開幕的新北市美術館均以致力成為「全民美術館」為宗旨,全民參與之下如何導入公民共筆讓在地人說家鄉事?公民參與博物館/美術館展示策劃之外,其參與貢獻如何能延伸到研究典藏與教育推廣?如何讓博物館/美術館擺脫傳統菁英開啟合作對話模式,重塑地方視野與地方價值?邁向新一階段的地方博物館又該如何面對挑戰?公民參與時代的到來即將改變博物館/美術館思考與工作模式。
子題七、疫情與線上數位展覽的生態演變
博物館的線上數位展示發展,2年多來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加快了腳步,越來越多博物館選擇將實體展覽同步運用數位科技技術,將虛擬的展示空間置於開放的網路平台上,其中的優勢與限制,連帶影響了展示型態的變化:例如實體展示的必要性與虛擬展示的介面整合、導覽模式與傳統實體導覽大不相同、行銷與售票方式改變、雲端架構與後台管理、數位典藏開放授權、觀眾閱聽與互動程度等,甚至是如何給予數位展示定義,均是值得探討之議題。
線上展示之優點,例如藉由網路便利提供很高的易達性,能輕易打破地域限制,欣賞國際博物館展覽;可以降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在疫情肆虐期間也能滿足人心對於文化層面之需求;又因為資訊取得便利,亦可開發未曾踏入博物館的潛在群眾,在觀眾經營方面也開始出現了新趨勢。然其缺點可能在於無法真正取代實體展覽的品質,也較難提供即時的導覽服務,這些變因也使博物館在策展方面多了許多挑戰。希望藉由此次研討會,討論博物館線上展覽相關議題,面對未來的展覽形式開發更多不同樣貌與想像。
子題八、未雨綢繆—博物館的危機管理與藏品保存
危機管理為博物館行政營運中相當重要的環節,藏品安全與維護、防盜、防天災、急難準備等均不可或缺,面對可預測和不可預測的種種風險,建立健全的危機救難措施,可降低珍貴文物遭受損傷破壞的機率。以2018年9月2日巴西國家博物館遭遇嚴重火災為例,該館原有超過2千萬件藏品,在大火後造成歷史與文化遺產無法估量的損失;2022年2月底俄羅斯對鄰國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使全烏境內博物館陷於戰爭破壞的巨大困境之中。
針對大型災禍,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推動國家級災害防救科技研發工作,針對防災與減災科技進行研發規劃與應用落實研究;而在博物館專業領域中,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亦下設藏品安全與維護委員會。面對危機管理,從政策制定、組織運作、博物館核心領導人物的重要決策等各面向,環環相扣,冀能事前預防準備、事後防堵與補救。
本子題藉由學術研究及討論,檢視博物館目前的危機管控與措施以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天災人禍、社會運動產生,相關專業人才培育訓練計畫、公私部門之國際交流與區域防災網絡,提升博物館從業人員危機管理能力,推動博物館安全維護的認知。
子題九、傳薪振興—傳統工藝的永續發展路徑?
傳統工藝產業是國家表現各地物產豐富特性,以及展現優良傳統技術與技法的產業,對於國民生活有所貢獻也作為國家產業面貌。
德國於1897年通過了《手工業者保護法》,賦予手工業行會「準公共性權力」,使其具有師徒制培訓之監督與執行,進一步推動了技能培訓的標準化與制度化,面對社會變動,在保護與認證基本精神不變之下,手工藝法也進行了改革,逐漸放寬手工藝經營者的資格限制。日本以《傳統工藝士認定事業實施辦法》中實作加筆試方式,通過者可獲得「傳統工藝士」認定。並在完成登錄及其後的五年,必須參加專業的「見識」及其他與產銷、法令、資訊等關之新知。
透過明確的文化政策與特定法保護,扶植工藝產業形成國家獨特的文化特色。台灣傳統工藝產業如何制訂補助專案?如何以永續發展概念制訂未來發展的中長程政策?面對少子化與傳統工藝逐漸不受青睞狀況下,如何培植人才承接傳統技能?傳統工藝轉型為觀光工廠會是解方嗎?希冀透過本次徵文尋得讓工藝的美好與溫度能持續散播的路徑。
子題十、其他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相關議題
文化,不斷隨著時代滾動。各類文化治理、文化政策、文化民主、文化外交、網絡治理、2022全國文化會議、國際文化交流、新數位文化科技媒體、藝文勞動條件、企業的文化社會影響力等相關議題,皆歡迎投稿。
投稿說明
1、 本研討會接受中文及英文稿件, 並統一採線上報名方式, 報名網址為:
https://forms.gle/ad4CVPaouamAzSHu6
2、 論文摘要建議包括:問題意識或重要性、研究方法或設計、研究發現、預期結論或建議之說明、關鍵詞(不超過五個)。中文摘要以300-500字為原則,英文摘要以300 字為原則。
3、 審查方式:
(一)由本籌備小組送請相關學者專家進行論文摘要審查。
(二)為鼓勵國內外博、碩士研究生踴躍參與發表,本研討會將獨立進行研究生摘要審查,並保留一定比例之博、碩士研究生論文發表篇數。
(三)審查結果將於2022年8月9日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網站公告,並以電子郵件通知投稿者。
4、 論文摘要截止日:即日起至2022年7月20日止。
5、 論文全文截止日:
(一)論文摘要通過審查者,應於2022年09月26日前繳交論文全文電子檔,否則不排入議程。
(二)與會論文得以中文或英文撰寫,論文字數中文以10,000至15,000字為原則,英文以8,000至10,000 字為原則。論文格式參考APA格式。
(三)論文全文不得為已出版者,文責自負。本會不額外提供稿酬。
6、 論文公開及出版:錄取之論文摘要電子檔將置於本研討會議程網站。本會印製之會議論文集紙本僅提供主持人、發表人及評論人索取。論文全文電子檔,將依發表人意願上載至會議網站。
7、 聯絡人:
會議籌備小組張小姐,電話:02-22722181Ext.2701
電子信箱:amcpntua@gmail.com
8、 相關網址: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官網 https://acpm.ntua.edu.tw/web/index/index.jsp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ACPM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