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2021研討會徵稿訊息】2021年文化的軌跡:文化生態永續:串連或失聯?

⌈2021年文化的軌跡:文化生態永續:串連或失聯?⌋

學術研討會

 

 

 

重要日期

• 摘要投稿截止日:110年07月19日(一)

• 錄取名單公布日:另行公告                      

• 論文全文交件日:110年09月27日(一

• 論文公開發表日:110年11月05日(五)、110年11月06日(六)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bn1sktJrFL2v3FB78

 

 

 

 

 

Content內容

 

♦ 子題一、永續教育與設計生態系

「教育」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之的第四大項:期望在全球化影響而日漸加劇的貧富差距、平權議題與環境問題下,『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Ensu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e lifelo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all)之願景。當代國際上已有許多大學將「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列為發展的重點,台灣則有教育部2016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以及科技部2018年的「新型態產學研鏈結價創計畫」等政策,引導大學師生共同組智庫團隊,啟動知識實踐,推動「人才培育」、「區域鍊結」、「社會創新」的價值。

實務地來看,則劇變的社會結構、文化生態,或是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等,凸顯了「永續」在教育現場的困境與機會;而不同專業領域又將如何衡量與推進教育目標與教學成果的距離?我們將從當代視覺影像教育 、新媒體教育、設計教育、以及博物館、學校或其他文化機構等進行探討。

台灣在2020年甫由財團法人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轉型為「台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DRI),連接來自經濟、教育,交通,以及民間等部會的資源,將過去「輔導」與「推廣」的任務,轉向為「面向外交、國家、產業與社會的設計」,並計畫未來對接文化部的「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研院在年底也製作出了「台灣設計生態系」(Taiwans Design Blueprint ecosystems)與「台灣設計未來藍圖」(Taiwans Design Blueprint)文件成果,宣示了「設計」在台灣未來的策略定位。

奧裔美籍的設計學者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 1923-19981971年《為真實世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一書,書中觀點放在今日還是相當具有參考價值;而在2021年的當下,各國政府正積極回應聯合國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我們正在被新型傳染病改寫全球日常。這些現況,讓設計專業思索人類社會環境之進步、甚至勞權與智財權等議題之同時,也無法自外於人類生存的渴望。

我們想知道的,是在日漸複雜的情境中,「台灣設計研究院」將如何發揮串連行政與人文之效能,或如何定義未來的設計發展;而台灣設計的產學各界,又將如何自我增能、自我技術與自我策動,在回應政策的同時也迎向世界趨勢。

 

♦ 子題二、行政法人總體檢

台灣文化機構組織改造與轉型肇始於10692日全國文化會議之社會關注力,108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成立,與國家藝術基金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影視聽中心等共同推進台灣文化品牌,在地方政府方面,全台第一個由地方政府成立之行政法人於10611日正式掛牌營運。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由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高雄市美術館、短短幾年,中央與地方行政法人紛紛掛牌成立,一時之間方興未艾,不管是新設組織或是原二級機關改制,均各自有其肩負的任務與挑戰。

文化行政上的「臂距原則」(the arms length principle)原係由於體認到藝術創作與表達易受到政府干預與國家政治意識形態操弄的危險,在組織運作上保持專業及獨立性,除人事與預算的鬆綁之外,更希望透過民主方式確保組織公開透明、公正監督與課責,惟行政法人的預算來源來自於國家預算,監督機關行政法人的鬆綁程度容易流於自由心證,「臂距原則」如缺乏制度設計,一旦行政法人與政府部門的關係欠缺信任基礎,對於行政法人的組織改造的初心與美意,均付諸東流。加諸在行政法人上的綑綁更甚於傳統行政機關。

法人自籌性方面,行政法人的公共性、公民參與機制,在外界普遍要求提高自償性的期盼之下是否面臨價值上的衝突。自償性意味著提高收入,創造更多產值。在偏鄉推廣、文化平權及典藏修復的推進上,未必對於收入有助益,因此在公共性與自償性之間,乃至於個指標之間的衝突與社會共識的達成,需要更多的討論與思辨。

 

♦ 子題三、CSR in ARTs

觀乎21世紀的企業所採取之藝術倡議(Art-Based Initiatives, ABIs),過去多指涉企業慈善事業(corporate philanthropy),至今逐漸強化與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連結,以對應當今CSR所披露的投資效率(Investment efficiency)範疇。不僅關注經濟因素,也牽動著社會和環境因素,期待企業用合於社會道德的行為去追求利潤,同時建立及有效執行系統化的CSR架構,強化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本場次擬探究影響企業參與藝術倡議(ABIs)的因素,以及企業如何將ABIs獲得之藝術經驗轉化成為企業營運效能與績效之評估模式,以利於控制內生性問題,健全公司治理機制,有效監督企業社會責任運作,進而作為未來企業在藝術文化的投資對社區建設、社會凝聚力、教育等影響之評估基礎。

 

♦ 子題四、虛實之間:數位時代博物館的跨域整合

消費者可以在5G智慧生活各個面向,企業端亦在找尋未來新的商業模式、產品以及服務,在藝術與文化展演方面,沈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以及電影、藝術、美術、動畫等等跨域連結創作運用在國際影展大放異彩,對創作者而言,透過技術的突破帶動新的敘事格式,也藉由5G場域的示範基地獲得觀眾的觀影回饋,進而對於創作面取得具有市場價值的競爭方案。對觀眾來說,亦期待打破傳統觀影形式的「第三道牆」,身處在故事之中,透過數位內容進化成為具有互動性、可移動性、即時性、身歷其境的展演形式。乃至於在政府部門或是中介組織發展新的產業模式,其組織管理層面,新創團隊與既有組織成員的磨合、治理模式以及組織外部網絡生態系的連結與串接,均為邁向未來領域的課題與考驗。

從博物館出發,新科技成為了另一個創新思考的命題,思考人與科技的命題,例如上海博物館在2018年推出「超級鏈結的博物館_新方法、新公眾」強調博物館與人、社區以及社會不同團體的鏈結關係,綜合傳統與新科技的方法。例如故宮博物院強調人文歷史與科技創新運用,以藝術與科技跨域之形式,與交通大學合作推出「科技松Techathon」呈現典藏國寶文物的新媒體藝術,在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當代,博物館要如何善用科技帶來的優勢,又該如何面對科技帶來的新挑戰,擴展民眾的觀影經驗,傳統與當代的對話,觸及新世代的年輕族群,其跨域的鏈結與串接,如何實踐科技與人文的對話,除了博物館領域之外,亦是當代所有產業面對未來數位世代所需面對的共同命題。

 

♦ 子題五、疫情時代的數位倡議與典藏聯盟

為了阻止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各國政府在2020年初頒布擴大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措施,各種阻絕社區傳染策略,許多公共場所關門大吉,旅遊與會展產業受到重創。另一方面,在文化領域中有許多數位資料庫,依據檔案隱含多重時空記憶與詮釋資料層級之特性,發展古蹟、歷史建築影音數位化檔案後設資料設計之研究,以及與檔案相關之內容、結構、實體特性及外部環境等輔助資料與技術(如圖形與語意科技),以協助使用者瞭解檔案產生、保管及使用之過程,並從中建構檔案意義,及評估檔案價值與可信度,這些舉措創造了文化資產的創造力、多樣性和社區性。本場次研究目的為進行各資料庫的後設資料在語意與語法上的互通,建立機構之間資料庫連線機制,作為發展多元文化資源的基礎與養分,對於史料與檔案平台跨域整合之想像。

 

♦ 子題六、策展機制的再批判

臺灣當代策展的掌控權,長期被主流策展人權力壓抑的環境,策展人成為當代文化圈的理論「生產者」,並掌握了長期藝文圈的話語權,創作者如何展現出更多元的價值觀、展演形式與創新手法,讓藝術家具有參與的自主性意識,更多的主導的話語權與介入的能量,充分地展現其當代創作思維與觀念,透過不同的媒材、形式與敘事手法以及展演思維,在當代策展機制中保留、展現更多自己的思維與聲音,是當今的重要課題。當今策展人的話語權已掠奪、壓制創作者的表達與展覽呈現手法。如何展現出多樣化、多樣角度的展覽敘事手法與展演形式,從文化政策補助機制與當代策展機制來觀之,是否可尋求創新的生命形式與異質的生命樣態,來保障更多異質、多樣的創作生命形式,或者是投射出不同觀點的視野,突破既有白盒子黑盒子的展示形式;抑或是更多不同類型的空間呈現,重新挖掘出新的不同的創作思維與價值。藉由「策展轉型」的思考策略,讓當今的展覽樣貌,呈現出更多樣態的觀念價值、材料型態與風格類型,突破既有策展手法、空間形式,走向更多樣化的策展內涵及展覽形式。

從「生命政治」bio-politics之角度來作思考,臺灣的藝文補助、展覽機制、社區總體營造與策展補助體制,是否能找到一個異質的生命政治與展覽治理governmentality的新想像位置,打造出一個「例外狀態」,呈現出新世代藝術家新主體創造的可能誠如當代藝術理論家波里斯.葛羅伊斯Boris Groys)所言,藝術成為了一種生命政治,「計畫的參與式藝術」試圖跨越自律性(autonomy,藝術實踐試圖與社會對話,如同哈特Michael Hardt與奈格里Antonio Negri將生命政治視為在地性的一種生產力量。

 

♦ 圓桌論壇A. 

在全球數位人文創新氛圍下,各個國家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數位典藏,並設置大型的數位人文計畫。數位人文泛指在人文學研究中融入資訊科技的應用,以資訊科技輔助人文學研究的資料探索與分析。整體而言,台灣目前在人文學科研究資源配置上,並不利於數位人文的發展,並反映在當今諸多現實需逐一檢視與討論。例如文化政策在面對產業著力於數位轉型過程中,是否充份回應對應數位生產能力的創作者與團隊之研發需求,輔導業導入數位科技,推動擴散創新數位應用。在法人與文化仲介組織運作轉型同步啓動,且組織成員異動的情況下,國家文化記憶庫2.0的永續發展是否具備足夠人才協助轉化多元素材、資料性質差異,完成架接數位資料標準制定,甚者,在政府部門或是中介組織發展新的產業模式,其組織管理層面,新創團隊與既有組織成員的磨合、治理模式以及組織外部網絡生態系的連結與串接,均為邁向未來領域的課題與考驗。

 

♦ 圓桌論壇B:「文化超越力」設計、新科技與共同體的世界

提案緣起:

呼應本次研討會主題『2021年文化的軌跡:文化生態永續:串連或失聯?』,我們將以『「文化超越力」設計、新科技與共同體的世界』作為圓桌論壇題目,深入討論《文化政策白皮書》的第六項「文化超越力」,在策略、理念、方法與落地過程中的困難與機遇。

2017年時,文化部招開「全國文化會議」,以「21世紀臺灣文化總體營造」為主題,邀請台灣各界公民社群與智庫團體,一同討論當代台灣文化議題的現況與展望,並隨即在2018年提出了《文化政策白皮書》,作為全國文化會議的總結與未來施政方向。憑藉民主台灣的文化多元本質與創新能量,《文化政策白皮書》內含的六大核心文化政策面向:包括「民主力」(Democracy)、「創造力」(Creativity)、「生命力」(Vitality)、「永續力」(Sustainability)、「包容力」(Inclusivity)與「超越力」(Progress)等主張,一方面展現出台灣在公民問政的參與度與認同感,一方面也突顯了台灣產官學界,對於「文化力」是否得以在國家社會各地開花結果之策略,其實是理念與質疑並存。

 

「文化超越力」,以設計為方法:

「文化超越力」(Progress  by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to enhance cultural development,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access to cultural resources.),意圖在當代各種創新應用的形式中展現「人文」與「科技」的跨界融合。在國家軟實力的戰略規劃中,「文化」可作為共識串連的橋樑、創意誕生的催化劑或創新方法的接合劑。政府的功能是在政策面關注文化科技施政綱領、整合並開放文化資料庫與文化統計平台,以及普及文化科技基礎建設之同時,也期望在產學各界與基礎設施端,如實驗性科技藝術、文創產業、數位運用以及智能城市的實踐過程中賦予其文化內涵與價值。特別是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的傳染病時代,數位能力超前部屬的關鍵往往並不在於對「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的弭平,而是設法看見「落差」中著實存在著的各種細微卻複雜的關係因素,並進一步說明了「科技」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而民眾在科技生活之品質提升的意義,還是必須關聯到使用者的體驗(experience)。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作為人性內在價值的「文化」,諸如起心動念、歷史記憶、價值觀、需求渴望,以及天性中的情緒感受等,賦予我們在物質世界中建構出豐富意義的能力;是「人性」,讓科技創新的過程中得以融入善與美的理想,也展現出「文化」之所以超越世代與時空的原因。而在當代設計領域所使用的方法工具與實踐場域中,圍繞「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而展開的各種「以使用者需求驅動的設計」(design driven by users needs)哲學,讓科技與人類社會對接的創新過程中展現「人文轉向」(humanistic turn)的可能。國外近期可參考之案例則有整合「英國政府入口網」(Gov.uk)的「政府數位服務團隊」(Government Digital ServiceGDS),將英國政府部門的服務流程不只導入大眾的生活日常,亦機會與各種不同領域工作者的專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合作,成為一種在多元的生活的世界(life worlds)中可操作的治理方法。「政府數位服務團隊」將「設計思維」內化,發揮政府科層單位在多樣化問題的收集效力以提出解決方案,並快速對使用者進行測試以達施政服務的精準性。而在「英國政府入口網」介面呈現上,「政府數位服務團隊」則製作出一套政府設計原則(Government Design Principles),第一條則明定「從使用者需求入手」(Start with user needs),同時弱化介面的視覺表現,試圖在減法設計的過程中提昇使用經驗的一致性。

 

本論壇圍繞當代的設計解決方案中各種「科技」與「文化」的碰撞,並期盼對當前科技運用的過程中所謂「數位落差」做出真相還原與溝通對話的空間、以及探討設計經驗中的思維方法或案例,如何平衡「使用者」(users)與「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目標需求,或又如何對各個領域、各種生活世界中的「人」提供援助,讓過去勞力密集與師徒制的工人智慧傳統,有機會減壓增能,並轉向真正意義的「解放勞力與腦力」、同時具有道德意識(AI ethics)的人工智慧,讓形塑現代人類社會的工具理性,以及對經濟效益的永恆追求中,也一併朝著「美」與「愉悅」的終極理念邁進。會議討論內容涉及「文化場館的科技應用與審美經驗」、「智慧城市與物聯網交織而成的生活世界」、「AI使用場景」、「全球性傳染疾病蔓延時的遠距日常」與其他開放性議題。

 

關鍵字:人工智慧、科技運用、數位落差、文化超越力

 

 

 

【報名須知】

 

一、本會接受中文及英文稿件, 並統一採線上報名方式, 報名網址為 https://forms.gle/bn1sktJrFL2v3FB78

 

 

二、論文摘要建議包括:問題意識或重要性、研究方法或設計、研究發現、預期結論或建議之說

明、關鍵詞(不超過五個)。中文摘要以300-500 字為原則,英文摘要以300 字為原則。

 

三、審查方式:

(一)由本籌備小組送請相關學者專家進行論文摘要審查。

(二)為鼓勵國內外博、碩士研究生踴躍參與發表,本研討會將獨立進行研究生摘要審查,並保

留一定比例之博、碩士研究生論文發表篇數。

(三)審查結果將於2021 年7 月19 日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及

「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網站公告,並以電子郵件通知投稿者。

 

四、論文摘要截止日:即日起至2021 年7 月19 日止。

 

五、論文全文截止日:

(一)論文摘要通過審查者,應於2021 年09 月27 日前繳交論文全文電子檔,否則不排入議程。

(二)與會論文得以中文或英文撰寫,論文字數中文以10,000 至15,000 字為原則,英文以8,000

至10,000 字為原則。論文格式參考APA 格式。

(三)論文全文不得為已出版者,文責自負。本會不額外提供稿酬。

 

六、論文公開及出版:錄取之論文摘要電子檔將置於本研討會議程網站。本會印製之會議論文集

紙本僅提供主持人、發表人及評論人索取。論文全文電子檔,將依發表人意願上載至會議網

站。

 

七、聯絡人:會議籌備小組張小姐,電話:02-22722181 Ext. 2701,電子信箱:amcpntua@gmail.com

 

八、研討會訊息網址: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官網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臉書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