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文化的軌跡學術研討會

「2021年文化的軌跡:文化生態永續:串連或失聯?」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會議日期:2021 年 11 月 5 日(五)-6日(六)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研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

 

報名連結: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C4njcV_ycZywCxuJF9Q7axIr7rS9opLPt4UiKYb-v4ysV2w/viewform

 

Theme 年度主題

 

2015925日,聯合國成立70週年的「聯合國發展高峰會」,發佈了「翻轉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規劃17項永續發展目標及169項追蹤指標,作為未來15年內,成員國跨國合作的指導原則。

這份方針意圖同時兼顧「經濟成長」、「環境保護」及「社會進步」等面向。2018Millennium Project 的前瞻分析研究中,指出在社會、經濟、科技、環境與政治面,均面臨特定且共通的挑戰,其中在科技面,未來在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雲端(Cloud)、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等創新科技發展,將劇烈改變勞動、能源等不同領域市場及產銷模式。而這些重要的趨勢與變動,在文化政策與藝術管理領域,又意涵著哪些當下應關注的課題?

 

關鍵字:SDGs、文化政策、數位人文、新冠肺炎(COVID-19

 

會議議程:

110年11月5日(五)

時間

 地點:國際會議廳

09:00-09:20

報到

09:20-09:30

貴賓致詞:陳嘉成院長 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暨人文學院院長

09:30-10:40

專題演講

   題: 博物館領導與危機管理

主持人: 賴瑛瑛教授 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主講人: 廖新田教授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10:40-10:50

                                    休息

10:50-12:20

子題一、文化・創生・社區營造

 

主持人:朱百鏡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評論人

陳易

芝山岩社區現代化發展轉變之研究

朱百鏡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古淑薰

 

地方知識與文化產業的共創或斷裂?USR計畫的教學實踐探究

魯貴顯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潘錦煌

 

文化創生:青年投入地方永續發展模式之研究——以菱潭街興創基地為例

魯貴顯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12:20-13:30

                                  中午休息

13:30-14:30

子題二、永續教育與設計生態系

 

主持人:劉俊裕 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教授

評論人

凌晨

 

文創政策、會展與城市行銷:以台灣設計展為研究個案

林伯賢

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博士班教授

林媛媛

 

當代設計教育的文化轉向與公共實踐 — 從理論到方法論的研究初探

林伯賢

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博士班教授

14:30-14:40

中間時間

14:40-17:40

圓桌論壇一

   題: 社區、地方與共同體的設計

主持人: 曾柏文 臺灣設計研究院《觀點|Why DIT Matters》總主筆

主講人:

徐燕興  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 處長

范成浩  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 臺灣藝術大學 文創處企管組組長

古淑薰  屏東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 大武山學院跨領域學程中心主任

周育如  水越設計 / 都市酵母 總管

 

110年11月6日(六)

 

時間

地點:國際會議廳

09:10-10:50

專題演講

講   題:Arts and Social Inclusion(芸術と社会的包摂)

主持人:殷寶寧教授  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主講人:中川真教授  日本音樂學者、作曲家、大阪市立大学 都市研究プラザ 特任教授

10:50-11:00

                                    休息

11:00-12:00

子題三、行政組織與治理

主持人:黃心蓉 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副教授

評論人

蔡沛霖

 

一座博物館如何誕生:以國家漫畫博物館建置為例

張正霖

博士

藝術管理工作者

吳淑華

 

表演藝術場館行政法人之課責與臂距原則--從法規制度面談起

黃心蓉

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副教授

12:00-13:10

                                  中午休息

13:10-14:10

子題四、虛實之間:數位科技與藝術生產

主持人: 曹筱玥 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所教授/系主任兼所長

評論人

柯秀雯、藍敏菁、柯人鳳 

後設資料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學:研析1960-2000年台灣畫廊檔案裡的藝術社會

胡懿勳

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楊孟穎 

從管理到治理?地方治理視野下的新科技政策:以高雄市電影館發展VR Film Lab政策為例

曹筱玥

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所教授/系主任兼所長 

14:10-14:30

中間時間

14:30-17:30

圓桌論壇二

新科技運用、跨域思維與數位人文

主持人:曹筱玥 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所專任教授/系主任兼所長

主講人:

柯宜均  虛擬藝術策展人《沉浸式內容創作的國際趨勢_體驗敘事與延伸實境展演》

賴冠源  導演《西拉雅語言復育結合AI的創新運用》

施登騰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科技與文化的碰撞_一個研究者的觀察》

黃文浩  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科技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創新與實踐》

 

註:舉辦單位保留彈性調整權利,最後版本以現場公告為準。

 

子題一、永續教育與設計生態系

「教育」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之的第四大項:期望在全球化影響而日漸加劇的貧富差距、平權議題與環境問題下,『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Ensu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e lifelo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all)之願景。當代國際上已有許多大學將「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列為發展的重點,台灣則有教育部2016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以及科技部2018年的「新型態產學研鏈結價創計畫」等政策,引導大學師生共同組智庫團隊,啟動知識實踐,推動「人才培育」、「區域鍊結」、「社會創新」的價值。

實務地來看,則劇變的社會結構、文化生態,或是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等,凸顯了「永續」在教育現場的困境與機會;而不同專業領域又將如何衡量與推進教育目標與教學成果的距離?我們將從當代視覺影像教育 、新媒體教育、設計教育、以及博物館、學校或其他文化機構等進行探討。

台灣在2020年甫由財團法人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轉型為「台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DRI),連接來自經濟、教育,交通,以及民間等部會的資源,將過去「輔導」與「推廣」的任務,轉向為「面向外交、國家、產業與社會的設計」,並計畫未來對接文化部的「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研院在年底也製作出了「台灣設計生態系」(Taiwans Design Blueprint ecosystems)與「台灣設計未來藍圖」(Taiwans Design Blueprint)文件成果,宣示了「設計」在台灣未來的策略定位。

奧裔美籍的設計學者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 1923-19981971年《為真實世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一書,書中觀點放在今日還是相當具有參考價值;而在2021年的當下,各國政府正積極回應聯合國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我們正在被新型傳染病改寫全球日常。這些現況,讓設計專業思索人類社會環境之進步、甚至勞權與智財權等議題之同時,也無法自外於人類生存的渴望。

我們想知道的,是在日漸複雜的情境中,「台灣設計研究院」將如何發揮串連行政與人文之效能,或如何定義未來的設計發展;而台灣設計的產學各界,又將如何自我增能、自我技術與自我策動,在回應政策的同時也迎向世界趨勢。

子題二、行政法人總體檢

台灣文化機構組織改造與轉型肇始於10692日全國文化會議之社會關注力,108年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成立,與國家藝術基金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影視聽中心等共同推進台灣文化品牌,在地方政府方面,全台第一個由地方政府成立之行政法人於10611日正式掛牌營運。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由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高雄市美術館、短短幾年,中央與地方行政法人紛紛掛牌成立,一時之間方興未艾,不管是新設組織或是原二級機關改制,均各自有其肩負的任務與挑戰。

文化行政上的「臂距原則」(the arms length principle)原係由於體認到藝術創作與表達易受到政府干預與國家政治意識形態操弄的危險,在組織運作上保持專業及獨立性,除人事與預算的鬆綁之外,更希望透過民主方式確保組織公開透明、公正監督與課責,惟行政法人的預算來源來自於國家預算,監督機關行政法人的鬆綁程度容易流於自由心證,「臂距原則」如缺乏制度設計,一旦行政法人與政府部門的關係欠缺信任基礎,對於行政法人的組織改造的初心與美意,均付諸東流。加諸在行政法人上的綑綁更甚於傳統行政機關。

法人自籌性方面,行政法人的公共性、公民參與機制,在外界普遍要求提高自償性的期盼之下是否面臨價值上的衝突。自償性意味著提高收入,創造更多產值。在偏鄉推廣、文化平權及典藏修復的推進上,未必對於收入有助益,因此在公共性與自償性之間,乃至於個指標之間的衝突與社會共識的達成,需要更多的討論與思辨。

 

子題三、CSR in ARTs

觀乎21世紀的企業所採取之藝術倡議(Art-Based Initiatives, ABIs),過去多指涉企業慈善事業(corporate philanthropy),至今逐漸強化與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連結,以對應當今CSR所披露的投資效率(Investment efficiency)範疇。不僅關注經濟因素,也牽動著社會和環境因素,期待企業用合於社會道德的行為去追求利潤,同時建立及有效執行系統化的CSR架構,強化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本場次擬探究影響企業參與藝術倡議(ABIs)的因素,以及企業如何將ABIs獲得之藝術經驗轉化成為企業營運效能與績效之評估模式,以利於控制內生性問題,健全公司治理機制,有效監督企業社會責任運作,進而作為未來企業在藝術文化的投資對社區建設、社會凝聚力、教育等影響之評估基礎。

 

子題四、虛實之間:數位時代博物館的跨域整合

消費者可以在5G智慧生活各個面向,企業端亦在找尋未來新的商業模式、產品以及服務,在藝術與文化展演方面,沈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以及電影、藝術、美術、動畫等等跨域連結創作運用在國際影展大放異彩,對創作者而言,透過技術的突破帶動新的敘事格式,也藉由5G場域的示範基地獲得觀眾的觀影回饋,進而對於創作面取得具有市場價值的競爭方案。對觀眾來說,亦期待打破傳統觀影形式的「第三道牆」,身處在故事之中,透過數位內容進化成為具有互動性、可移動性、即時性、身歷其境的展演形式。乃至於在政府部門或是中介組織發展新的產業模式,其組織管理層面,新創團隊與既有組織成員的磨合、治理模式以及組織外部網絡生態系的連結與串接,均為邁向未來領域的課題與考驗。

從博物館出發,新科技成為了另一個創新思考的命題,思考人與科技的命題,例如上海博物館在2018年推出「超級鏈結的博物館_新方法、新公眾」強調博物館與人、社區以及社會不同團體的鏈結關係,綜合傳統與新科技的方法。例如故宮博物院強調人文歷史與科技創新運用,以藝術與科技跨域之形式,與交通大學合作推出「科技松Techathon」呈現典藏國寶文物的新媒體藝術,在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當代,博物館要如何善用科技帶來的優勢,又該如何面對科技帶來的新挑戰,擴展民眾的觀影經驗,傳統與當代的對話,觸及新世代的年輕族群,其跨域的鏈結與串接,如何實踐科技與人文的對話,除了博物館領域之外,亦是當代所有產業面對未來數位世代所需面對的共同命題。

 

子題五、疫情時代的數位倡議與典藏聯盟

為了阻止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各國政府在2020年初頒布擴大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措施,各種阻絕社區傳染策略,許多公共場所關門大吉,旅遊與會展產業受到重創。另一方面,在文化領域中有許多數位資料庫,依據檔案隱含多重時空記憶與詮釋資料層級之特性,發展古蹟、歷史建築影音數位化檔案後設資料設計之研究,以及與檔案相關之內容、結構、實體特性及外部環境等輔助資料與技術(如圖形與語意科技),以協助使用者瞭解檔案產生、保管及使用之過程,並從中建構檔案意義,及評估檔案價值與可信度,這些舉措創造了文化資產的創造力、多樣性和社區性。本場次研究目的為進行各資料庫的後設資料在語意與語法上的互通,建立機構之間資料庫連線機制,作為發展多元文化資源的基礎與養分,對於史料與檔案平台跨域整合之想像。

 

子題六、策展機制的再批判

臺灣當代策展的掌控權,長期被主流策展人權力壓抑的環境,策展人成為當代文化圈的理論「生產者」,並掌握了長期藝文圈的話語權,創作者如何展現出更多元的價值觀、展演形式與創新手法,讓藝術家具有參與的自主性意識,更多的主導的話語權與介入的能量,充分地展現其當代創作思維與觀念,透過不同的媒材、形式與敘事手法以及展演思維,在當代策展機制中保留、展現更多自己的思維與聲音,是當今的重要課題。當今策展人的話語權已掠奪、壓制創作者的表達與展覽呈現手法。如何展現出多樣化、多樣角度的展覽敘事手法與展演形式,從文化政策補助機制與當代策展機制來觀之,是否可尋求創新的生命形式與異質的生命樣態,來保障更多異質、多樣的創作生命形式,或者是投射出不同觀點的視野,突破既有白盒子⁄黑盒子的展示形式;抑或是更多不同類型的空間呈現,重新挖掘出新的不同的創作思維與價值。藉由「策展轉型」的思考策略,讓當今的展覽樣貌,呈現出更多樣態的觀念價值、材料型態與風格類型,突破既有策展手法、空間形式,走向更多樣化的策展內涵及展覽形式。

從「生命政治」(bio-politics)之角度來作思考,臺灣的藝文補助、展覽機制、社區總體營造與策展補助體制,是否能找到一個異質的生命政治與展覽治理(governmentality)的新想像位置,打造出一個「例外狀態」,呈現出新世代藝術家新主體創造的可能?誠如當代藝術理論家波里斯.葛羅伊斯(Boris Groys)所言,藝術成為了一種生命政治,「計畫的參與式藝術」試圖跨越自律性(autonomy),藝術實踐試圖與社會對話,如同哈特(Michael Hardt)與奈格里(Antonio Negri)將生命政治視為在地性的一種生產力量。

 

圓桌論壇A:「社區、地方,與共同體的設計」

台灣行政院在2019年推動各種創生計畫,始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期望借鏡日本經驗,緩解人口過度集中都市的現象,嘗試解決鄉村人口流失、老化,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的問題。在此同時,許多公共性問題也正不斷被討論:諸如兒童、年長者、勞工、婦女、少數族裔等等,同時更在與之相應的城市地方、社會文化、日常生活、工商生態等地理景觀中交互影響。這不只構成一種我們談論「社會共同體」時的經驗語境,也形塑了當代的社會意識。本次論壇聚焦於當代社會設計、設計創新與設計教育等等,深入討論各種當代公共性問題的設計方法與可能。

 

圓桌論壇B:「新科技運用、跨域思維與數位人文」

呼應本次研討會主題『2021年文化的軌跡:文化生態永續:串連或失聯?』,此論壇圍繞當代科技藝術創作科技與文化的多樣化碰撞。

 

台灣在國家軟實力的戰略規劃中,「文化」可作為共識串連的橋樑、創意誕生的催化劑或創新方法的接合劑。此外,政府的功能是在政策面關注文化科技施政綱領、整合並開放文化資料庫與文化統計平台,以及普及文化科技基礎建設之同時,也期望在產學各界與基礎設施端,如實驗性科技藝術的展演、博物與藝文館舍、文創產業、智能城市,以及其他數位應用的實踐過程中,賦予文化內涵與價值。特別是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的傳染病時代,「數位能力」超前部屬的關鍵並不只在於對「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的弭平,而是對其中複雜的關係因素的進行更深入的探討;這進一步說明了「科技」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而是在數位生活中,如何平衡美學愉悅、市場需求、以及用戶體驗。

 

主持人: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所所長 曹筱玥

主講人:

柯宜均 虛擬藝術策展人《沈浸式內容創作的國際趨勢 - 體驗敘事與延伸實境展演 》

賴冠源 導演《西拉雅語言復育結合AI的創新運用》

施登騰 助理教授《科技與文化的碰撞——一個研究者的觀察》

黃文浩 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科技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創新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