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書出版
![]() |
![]() |
||
臺灣藝象: 觀測與評析
|
氣韻生動與現代性
|
走出閨閣:再探陳進之藝術實踐
|
曙光的輪廓:20世紀初臺灣雕塑的發展作者:田中修二, 白適銘, 村上敬, 李欽賢, 岡田靖, 林振莖, 張元鳳, 廖新田, 熊澤弘, 薛燕玲
|
![]() |
![]() |
![]() |
|
臺北.城市.博物館
|
《文化:政策.管理.新創》學術期刊主編:劉俊裕
|
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博物館與公共政策作者:廖世璋, 王俐容, 吳介祥, 廖凰玎, 劉新圓, 曾信傑, Ruth Rentschler, 廖新田, 林玟伶, 林詠能, 田潔菁
|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作者: 劉俊裕、張晴文、盧佳君、李兆翔、郭唐菱、王紀澤、陳嘉翎、王慶康、郭鎮武、林國平、黃宇暘、周維強、王健宇、吳介祥、袁緒文、李映霖、魏君穎編者: 劉俊裕、魏君穎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22/02/11
|
|
|
|
|
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
|
知識展示重構:博物館建築空間與觀眾經驗
|
現代‧後現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理論
|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導論
|
![]() |
|
|
|
前瞻‧文墨‧黃光男(附DVD) |
博物館營運新思維
|
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The Obsession of Modernity: Architect Xiu Zelan and Her Times作者: 殷寶寧 功能介紹
|
Cultural Manage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
|
|
|
|
痕紋‧印紀‧周瑛(附DVD)
|
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
|
再東方化: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的東亞取徑作者:劉俊裕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18/01/05
|
The Museum and Its Social Significance: Aspects of Museums in Taiwan
|
![]() |
![]() |
![]() |
![]() |
線形.本位.李錫奇(附DVD)
|
景象臺灣:黃光男水墨畫展
|
符號‧跨域‧廖修平(附DVD)
|
台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
|
|
|
|
|
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
|
臺灣文化權利地圖
|
世紀水墨─黃光男
|
藝術行動:黃光男藝術評述文集
|
|
|
|
|
史物叢刊:第68期-格藝致知:廖新田藝術論評集
編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期:2013/04/03 |
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作者: 劉俊裕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
建築.希望:建改社異論集,2007-2012作者: 王俊雄、殷寶寧
|
|
|
|
|
|
實踐與反思:博物館營運新視野作者: 賴瑛瑛
出版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出版日期:2010/12/01
|
藝術的張力:台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0/06/25 |
傅狷夫行草字編
|
|
|
|
|
|
情欲.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作者: 殷寶寧
|
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複合媒體藝術作者: 賴瑛瑛
|
台灣前衛:六○年代複合藝術作者: 賴瑛瑛 出版社:遠流
|
揹小孩的男人一位父親育嬰的真實故事Emotional Rescu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 Feminist Father作者: I. D. Balbus譯者: 游常山、殷寶寧、王興中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1999/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