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113-2學期】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大事紀

113學年度第2學期大事紀:(114/02/01114/07/31

 

 

日期或期間

主要參與人之職銜姓名

地點

主題

活動摘要記事

114/03/04

劉俊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競賽榮譽】藝政所劉俊裕老師榮獲113學年度第1學期 優良教師

藝政所劉俊裕老師榮獲113學年度第1學期 優良教師(教學用心經學生反映評量成績優良)

114/03/28

謝思盈/Art For All的共同創辦人、藝政所全體師生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想像一個多元宇宙的社群:微型藝術組織管理和AI生成工具應用

本次講座邀請非營利組織Art For All的共同創辦人謝思盈,長期以藝術推動文化平權。面臨高齡憂鬱和失智症產生的社會疏離,分享如何透過AI工具進行生產力管理與提供長者藝術服務,提供創造性的照顧和有溫度的陪伴,從中體會到數位科技對於藝術管理機會與挑戰。

114/04/11

柯惠晴/工業技術研究院 文化科技應用發展部專案副理、藝政所全體師生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評量與實踐:博物館的創新應用

講者分享博物館在數位時代的轉型趨勢,探討科技如何重新定義博物館的角色與觀眾互動模式。講座中介紹文化部與相關部會推動的文化科技政策,特別是「智能文化平台」的開發與應用,藉由AI技術與跨域創新,促進藝術家與工程師合作,共同實際科技藝術創作,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與國際交流,打造文化成為具有品牌價值的產業領域。

114/04/18

邱盈翠/財團法人社教文化基金會主任、藝政所全體師生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違憲審查概說、原住民文化法

講者聚焦於憲法基本權及違憲審查制度,並探討

114/04/28

吳啟年/藝術品保險經紀人 理威保險經紀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藝術品保險與理賠

這場講座聚焦於藝術品保險的核心機制,解析如何透過協議價值、評估價值與推定價值等方式進行估值,並說明保險在展覽、倉儲與運輸中應對失竊、火災、水災及意外風險的保障作用。內容涵蓋保險關係人角色、牆對牆保險的特色,以及風險管理的實務措施,幫助收藏家、畫廊與博物館理解如何以制度化方式守護高價藝術品的安全與價值。

114/05/02

邱盈翠/財團法人社教文化基金會主任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原住民文化法2-原始領域與傳統文化行為

講者聚焦於憲法基本權及違憲審查制度,並探討「文化權」在憲法中的潛在地位,前半段介紹憲法作為最高法律的角色,強調其限制國家權力、保障人民權利的功能,並指出第22條的重要性,如藝術自由即屬其保障範疇,講者也解析憲法法庭的新制度設計。後半段透過原住民族案件(111年憲判字第4號與第17號),探討文化權的憲法意涵,指出文化雖非明文基本權,但已逐步被實務納入保障。演講呈現法律與文化間深刻的互動與對話。

114/05/05

楊傑文/安全包裝有限公司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展覽的幕後藝術品運輸,包裝,布展及保險

本次講座邀請安全包裝有限公司楊傑文先生,深入解析藝術品運輸、包裝、布展與保險的專業流程。從展品選件、合約簽訂、運輸與保險安排,到「牆對牆」全險保障,逐步揭示展覽幕後的縝密作業。講者也分享如何依作品特性設計包裝、規劃運輸路線,確保作品於搬運與展出過程中安全無虞。保險實務上,從保單細節、理賠流程到道德風險控管,皆須精準掌握。透過豐富實務經驗,本講座將帶領觀眾理解藝術展品在移動與展示間的每一個關鍵環節。

114/05/09

毛舞雲/國立故宮博物館/行銷業務處助理研究員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多元文化的法制-以博物館為核心

本次講座「多元文化的法制:以博物館為核心」由故宮助理研究員暨政大法學院博士生主講,結合憲法與文化政策視角,探討博物館在多元文化脈絡中的法律角色。講者引用UNESCO對文化的定義與國際人權公約,說明文化權作為基本人權的重要性,並以我國憲法與釋憲實例,分析文化共享、防禦與原民文化保護等內涵。進一步介紹《博物館法》條文,從展品司法免扣押、評鑑認證、專業人力編制等面向,闡述博物館在多元文化治理中的功能與實踐。講者亦分享自身於故宮的研究經驗,引導學員從實務視角思考博物館如何成為文化近用與多元詮釋的關鍵場域。

114/05/19

林宜標/時藝多媒體總經理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策展分享

此次講座將由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先生分享《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的策展脈絡與實務經驗,介紹如何從羅伯特.雷曼基金會捐贈的大師作品中精選展品,並整合展覽主題與敘事。這是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度來臺展出珍藏,亦為故宮第二展覽館整修後的開幕大展,共展出81件來自雷諾瓦、梵谷、馬諦斯等巨匠的經典之作。講座也將揭示展覽背後的策展考量,包含女性藝術家的呈現、作品時代背景的詮釋與展場動線規劃等,帶領觀眾一窺國際級藝術展覽從概念到實踐的完整過程。

114/05/22

康雅筑 藝術家

藝政所簡報室

【講座研討】藝文產業及藝術家生涯經歷分享

藝文產業景氣迅速輪動,藝術拍賣市場、畫廊等藝文平台都面臨急速的變化,因應環境的變動也造成許多新型態行業的誕生或是隨著時代而漸漸落寞的工作,為此舉辦該講座,讓同學於畢業後能夠了解藝術圈產業變化,並以藝術家個人經驗分享自身生涯規劃的歷程,幫助同學能及早為未來做準備。

114/05/27

溫欣琳/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組長

藝政所簡報室

桃園大溪木博館「大溪大禧」的策辦與挑戰

木博館講座以「大溪大禧」為題,策展人分享她長年透過文物普查與逐一打電話關心社頭來累積地方理解,也希望扭轉外界對陣頭的刻板印象。她指出「大溪大禧」常與「六月廿四」混淆,若未釐清連結反而會削弱後者的參與。廖小子設計的關公圖像曾遭反對,卻因地方「托夢」而獲認可,反映傳統與當代的協商。同時,女性神將隊的出現也開啟新的性別想像,使活動成為社群關係與文化實踐的持續調音。

114/07/31

藝政所全體師生與歷屆校友

藝政所簡報室

20周年所慶暨所長交接典禮

731日,本所舉辦20週年所慶暨所長交接典禮,校友、師生齊聚共襄盛舉。活動邀請多位師長出席,見證本所在文化政策與藝術治理的深耕發展。典禮除完成新舊所長交接外,亦宣布「藝政所所友會」成立,作為串聯師生與所友的重要平台,展望未來持續推動文化行動與跨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