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畢業生黃小聞、研究生李怡嫻、張佳惠、張睿妍共同參與由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副教授—西尾美也(Yoshinari Nishio)所發起的行動藝術計畫 Self-Select in Taipei。
國際藝術行動 × 台灣街頭實踐
西尾美也為活躍於國際的藝術家,現任東京藝術大學跨媒體藝術系副教授,曾受邀參與倫敦奧運官方藝術活動,長年致力於探討「時尚」作為文化與社區連結的媒介。2024年11月,藝政所特別邀請其來台參與「2024文化的軌跡國際學術研討會」,進行兩場精彩專題演講〈Communicating Cultural Values — Approaches in Participatory Art〉與〈時尚作為社區博物館〉。本次《Self-Select in Taipei》即延續其系列創作《Self-Select》,實際走入台北城市脈絡,邀請民眾進行服裝交換行動,探索陌生互動中的信任、身分與文化認同。
基於2024年來台進行交流成果,西尾美也教授特別邀請藝政所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街頭,親身體驗行為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實踐力與文化深度。
從學生張佳惠角度撰筆,集結這次參與的四天行動紀實。
從觀望到參與,從尷尬到感動
Day 1:8/6|大稻埕、中山站
活動第一天從迪化街展開,藝政所學生跟隨老師走訪街頭,嘗試與在地民眾建立互動。面對北部市民普遍的保守反應,學生們逐步體會邀請陌生人參與藝術行動的困難與細膩之處。最終在中山站、一處巷弄拉麵店前,成功邀得幾位參與者,展開服裝交換,開啟信任與文化的對話。
Day 2:8/7|台灣大學、赤峰街
第二天來到台大校園。理工區的高冷氛圍,讓學生面臨高比例的拒絕;所幸仍邀得中文系學生與攝影情侶檔參與。行動尾聲於赤峰街完成多組紀錄,學生與老師、助教一同加入交換過程,留下珍貴的跨文化影像與回憶。
Day 3:8/9|信義區、饒河夜市
第三天行動一位初次參與者分享了從緊張、抗拒到轉為自在、好奇的心理轉折。當天與來自香港的友人、時尚中年女性與動漫愛好者等民眾進行交換,展現台灣街頭的多元樣貌,也強化學生對行為藝術身體力行的理解。
Day 4:8/10|萬華、南機場
最後一日回到老城萬華。在萬華世界老闆政道的引介下,學生與西尾老師拜訪共創空間「一碼」與夜市,與多位來自藝術與設計相關領域的民眾完成交換行動,包含刺青藝術家、驗光師與酒吧工作者。即便天候不佳,行動仍留下濃厚在地色彩與溫暖人情。
公共場域中的文化行動力
Self-Select in Taipei不僅是一次跨國行動藝術的參與經驗,更是一場深度的文化行動力訓練。學生們於實地操作中學習如何在陌生空間中溝通、傾聽、提問與觀察,也從一次次被拒絕與被接納的經驗中,更深理解參與式藝術的倫理與能量。
藝政所長期關注公共文化、參與式藝術與行動研究,透過本次與國際藝術家的接軌與實作,展現出跨域學習的視野與實踐力。未來亦將持續鼓勵學生投入文化現場,成為能以行動回應社會的文化專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