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4踏上創「藝」的第13哩路:不止於此,寫在文化現場的行動實踐之後

 

 

【撰文 陳采欣(98級博士班)】

            2009年,好不容易在緊湊的公務生活中勉力完成碩士學位,接著順利通過公職薦任升等考試,原本鬆了一口氣,豈料,偶然的機會看到藝政所博士班招生訊息,發現考試科目和升等考試相仿,對知識的渴望頓時又甦醒,忘了才脫離焚膏繼晷拼搏碩士論文的辛苦,又一頭栽進博士班考試。不久之後,台中新北兩地工作、讀書、修課、寫報告的生活再度展開。雖然博士論文寫作的壓力不時在繁忙的工作縫隙中浮出如芒刺在背,我仍然慶幸自己把握珍惜重回校園的機會。

 

            在大學時期,我唸的是新聞傳播科系,卻一直對藝文活動抱持濃厚的興趣,課餘時間常常窩在宿舍裡讀藝術史和相關理論。畢業以後考上公職,分發到教育電台花蓮分台,從後山展開公務生涯,而廣播工作便成為我實踐文化夢想的舞台。當時,我對花蓮的大山大海和多元族群文化滿懷熱情,公務之餘便投入民間藝文團體擔任志工,和地方人士一起推動社區藝文活動和地方文化節慶,進而對文化政策和相關議題產生興趣。

 

 

圖一 桃園大溪文藝季,由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直到幾年之後再回頭省視這段歷程,這才體悟,那時土法煉鋼投入的,正是當前所謂的社區營造、藝術介入空間、村落藝文等文化政策致力推動的課題。只是在當年憑藉著一股熱情,埋首於文化現場的行動實踐,卻缺乏厚實的理論基礎和論述能力,而未能發揮更深遠的影響。

 

            到了先後轉任公立博物館和地方文化局,已經走過國庫充實的黃金年代,博物館邁入作業基金運作制度,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消費產業的興起,各種挑戰和競爭迎面而來,無論典藏、策展、教育推廣、廣告行銷或觀眾服務各方面,都要重新思索因應對策。而在縣市政府的治理結構中,面對各階層的選舉壓力,文化更往往成為政治利益和資源分配的爭逐場域,難免淪為工具性的、錦上添花的表演舞台。我深刻感受到,除了逐年精進累積行政上的經驗技術,更迫切需要充實文化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當代藝文思潮。

 

 

 圖二 桃園閩南文化節「藝閣」,連結在地社群展現傳統節慶及區域文化特色

 

 

            正是在這個起心動念之下,我選擇重回校園,從《研究方法論》課程開始,重新整備自己作為一個博士生應有的態度和認知,並且試著在自己的公務職場和個人興趣中,挖掘值得研究的議題,從深入的閱讀思考中培養問題意識、思考研究方法;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判》課程中,思辯近代世界歷史中有關殖民統治和文化認同之間的迷思,進而以反省批判的態度回應台灣近代歷史中複雜的國族歷史與文化認同。

 

            在《藝術與文化理論》及《藝術社會學專題研究》中,面對的則是一連串涵蓋文化、藝術與社會等多元議題的哲學思辯和腦力激盪;《比較文化政策》、《文化政策:論述與實務》、《文化機構與藝術組織研究》、《臺灣藝文政策發展專題研究》、《新博物館學思潮》和《藝文專案管理》等課程,對於置身在文化行政場域的我來說,更得以在理論與實務之間相互為用,有的彼此印證,有的激發個人反身性的思考,甚至適時呼應當下發生的文化時事,因而無論在課堂上透過經典學術文本的閱讀心得分享、文化政策和社會議題的討論,或甚至橫跨國內外的實務參訪,都帶給我許多切身的收穫。

 

 

圖三 藤井芳則/DOROBOT「村落藝文發展計畫」,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經過這幾年在藝政所研修的過程,我深刻感受到,當前的碩博士課程早已跳脫封閉的學術象牙塔,不但所裡的老師涵蓋多元的文化藝術學術領域,更不乏來自公部門文化行政和藝術管理方面的豐厚歷練。在老師的積極帶領下,所上師生積極參與中央和地方文化政策的研究、發聲、實踐和著述,在投注熱情的同時,也不忘理性批判,進而促成相關文化法規的制定。來自不同公私文化領域或職場的同學們,也因此得以彼此分享「公門修行」的經驗,相互支持,還有愈來愈多的學弟妹在畢業後順利進入政府文化單位、私人畫廊和文化產業,學以致用。

 

            特別要謝謝老師們的是,無論在教學、行政和輔導工作上多麼繁忙,對於指導學生的熱情、對於社會的使命始終不曾稍減,帶領學生一起開拓更高遠更廣闊的視野,經過十年蓽路藍縷的藝政所,更顯得活力十足。人在公門,雖然只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我仍期許在「由上而下」的官僚體系中,時時提醒自己回歸文化本質性的思考,在文化政策框架的細微之處,發揮關鍵的正向能量。我也相信,這些能量會在許許多多的地方逐漸匯聚,終至發揮扭轉乾坤的力量。

 

 

發表於2017 0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