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4踏上創「藝」的第5哩路:在藝政所開拓屬於自己的路—專訪臺藝大藝政所殷寶寧教授

 

 

【撰文 李昀希、楊安妮(104級碩士班)】

            沿著教學研究大樓五樓新鋪的木紋地板前進,穿過「通往世界的走廊」,由玻璃隔間環繞而成的明亮場域,是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建所十年後,開展未來的新基地。

 

從這裡開始 Be a Beginner

 

            2016,藝政所迎來許多變化,新空間入口處貼著對聯:「十年磨一劍,一朝露鋒芒」,不只顯現出藝政所的蓬勃新氣象,更承載著師生們共同對未來的美好想像。除了實體場地的轉換,師資方面也邀請到專長建築與文化研究的殷寶寧副教授加入團隊。儘管就任的時間未及一年,殷老師仍敏銳體察到藝政所充滿活力的氛圍。在老師眼中,和人一樣具生命週期的藝政所仍相當年輕,歷經草創、奠基、發展的十年而逐步邁向成熟,正開拓屬於自己的道路。

 

            殷老師指出,藝政所是臺灣少數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研究所,儘管社會對研究所的期待無非是知識與理論的產出,但「藝術管理」的本質卻是立基在實務之上,因此也形成藝政所的特質理論與實務的並重。所內不同背景與專長的老師們對藝政所的樣貌彼此有共識與願景,透過不斷對話、相互激發,逐漸勾勒出對藝政所的未來藍圖與期許:在藝術管理與文化參與的具體經驗上,藉由理論的訓練,建立批判視野。除吸引對此領域有熱情和興趣的應屆畢業生,藝政所亦提供第一線工作者得以重新學習的環境。藉由學生間相異經歷的切磋,以及藝術大學許許多多的實務操作與互動機會,堆砌塑造出良好的研究氛圍。

 

 

學術之外 Be a Practitioner

 

            在踏入學術界耕耘前,殷寶寧老師曾跨足立法院、教育部、中央廣播電台等單位,透過長期觀察發現,文化實務場域遭遇了許多問題,但似乎沒有相對應的學門可以提供適切的理論與研究架構用以解決。例如:《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對「民俗」定義的欠缺、「無形文化資產」的認定與傳承乃至登記申請的行政流程等,諸如此類議題皆顯現當前社會在藝術文化範疇的不足,長期下來不只無法解開台灣文化認同上的各種矛盾,也使得大眾對文化主體性的想像日漸貧乏,因此需要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的介入及參與,以對應實務上的需求,更是藝政所存在的價值和必要。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動,文化會呈現不同的樣貌。殷寶寧老師認為,文化研究者除了理論的學習,也應緊貼不斷變動的現實場域,了解社會脈動並和周遭環境互動,讓理論和實務能相互結合,產生更大的效益。殷老師本身也是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實踐者,在研究教學之外,不僅參與許多議題的法律修訂,亦投身文化資產再利用的相關工作。殷老師指出,無論關心的議題為何,文化參與必須起身回應所處網絡的空白與限制,置身於生生不息的文化動態之中,以自明之姿形塑力求多元的臺灣文化主體性。

 

問一個好問題 Be a Questioner

 

             如同自身對現實處境有所呼應,殷老師進一步解釋,儘管環境可以提供一些方法,但仍必須從自己出發。在瞬息萬變與快速發展的網路世代中,知識已不再鎖於學術的象牙塔內,而是透過網際網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地傳播;做為當代的研究者更必須勇於探索與發問,質問自己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為何仍要作研究?為何仍要生產知識?因此,研究生必須掌握「對議題的敏銳度」,觀察現實並提出問題,深入瞭解後透過理論找尋解答,進而回過頭解決它,以學術做出不同的衝撞。

 

            殷老師認為,在全體教授的共識下,藝政所積極佈建一個自由、有歸屬感的環境,提供必要地協助與諮詢,但研究生必須認識到,當進到學術的領域,除了努力地堆砌知識,過程中,也必須找到自己未來想以什麼樣的姿態行走於世界、要通往何方以及說明自己如何不一樣。人是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藉由藝政所醞釀出的豐沛環境成為有趣的人,誰也不可替代。

 

 

發表於2016 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