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黃湘頤】
不久前才搭著夏季的畢業潮離開校園,下個年度的招生活動就要以校友身分來分享工作的經驗,覺得自己實在沒什麼精彩內容可以分享。左思右想後決定試著換位思考,假想自己回到思索未來的大三時期,面對一個一無所知、卻又充滿興趣的研究科系,究竟希望過來人給我什麼訊息?於是幾件事情便逐漸浮現腦海。
或許有些人和我一樣,雖然大學畢業的科系與藝術一丁點關係都沒有,卻希望進入藝術管理領域深造。當時或許因強烈的渴望和誠意感動了上蒼(可能還有幾個口試委員),所以如願考進了藝政所,但實際上仍然因為藝文閱歷不足而惶惶不安。直到某次和瑛瑛所長就暑期實習的事情約談時,她提到我過去在別的學科領域養成的知識與思維,能為藝術管理帶來不同高度或角度的觀點,所以是一項優點(具體說了什麼現已記不清了)──而這段談話就這樣成為我心中小小的救贖。後來在藝政所的種種經歷,也再再證明這個研究所對每位同學不同特質、能力的極大包容、尊重與信任,從不吝於給予發揮的機會
我在三年間參與所上的各項專案工作,例如國家攝影博物館專案評估計畫、文化部博物館專業人才培育計畫、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2014臺北年會(ICOM-INTERCOM&FIHRM 2014)籌備、專書出版等,另外還有許多論壇、研討會等相關活動,在其中或者涉入較核心的行政工作,或者在現場支援、學習待人接物,大大小小的歷練都在今日職場上起了莫大幫助,讓我能更加善用文字、謹慎處事、周全待人,甚至在做錯事時較能從容以對。(看來臉皮的厚度也培養了不少)
在實務體驗之外,研究所課程也深入而間接的對我現階段的職場生活產生影響。求學時總希望課程多教授一些與行政實務相關的內容,讓學生畢業後能儘快銜接未來職場;如今再看,卻覺得這個需求固然重要,但不如過往所想的那樣必要。我反而非常珍惜並想念藝政所課程中對於學術理論的深入探究,課堂中教授引導同學們對藝文事件或文化政策進行討論和思辨,熱絡地分析理論意涵,以及彼此分享展示觀察心得的時光。學習歷程裡這些從不間斷的思考練習,持續影響著現在我對工作的心態,我總是不斷地提醒自己對待工作也需如同對待學術研究,應該隨時保持實事求是、不斷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精神,而不要在繁雜的事務中漸漸淪為工作機器。
如果把人生比擬成大富翁遊戲,藝政所應該是我翻開的其中一張「機會」。它接納跨領域的有志者進門,作為一個引路人,提供接觸藝術管理或文化政策實務工作的機會;如果學生們想自發地創造機會做些什麼時(例如籌畫國外參訪、學生論壇、校外交流等),即便自肥意味相當濃厚,藝政所也始終願意給予資源及支持;藝政所的課程設計也讓學生自主探索多元的研究主題,因此我才能經過不斷摸索後找到感興趣的研究題目,進而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我對三年來在這裡相遇的所有人、事、物滿懷感激,這些美好經歷都成為我今日工作時的最佳動力,也期待未來即將加入藝政所的你/妳也一樣能有豐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