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3融合文化資產 建立社會歷史架構 — 專訪臺藝大藝政所前客座教授李乾朗

 

【撰文 林佳儀/ 攝影 陳子建】

  文化資產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具體財產,其中的脈絡、歷史價值、社會記憶與其未來走向,需要一群知悉藝術行政、文化資產專業人才執行,並且透過國家文化政策加以落實;當今文化資產、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儼然形成一個不可分的三角關係,而唯有這三者的緊密結合,才能使文化資產的傳承、盡其功。

 

藝管人面對文化資產的態度

  文化資產的字義即為「文化的財產」,但是若更廣義而言,文化資產其實是人類文明人類思想的一個總累積與延續。人類的文明浩瀚無邊,但能被妥善留存至今日的為數不多,在文化轉變的過程中,物件得要透過記錄與研究才得以承載這些文名。因此,今日的文化資產相關領域中,最主要的便是保住現在所擁有的,與研究瀕臨失傳的。李乾朗教授形容,沒有文化資產的國家,好比沒有食材以展露技藝的廚師。食物與廚師的相互存依以就比如文化資產與藝術行政、文化政策的專業人才,三者缺一不可。

  李乾朗本身是建築系所畢業,對於建築的文化,特別是包含中國古建築、台灣古建築、西洋古建築等古建築的領域,別有一番瞭解。對於ㄧ些人質疑為何要回頭看老東西,他提到:「人類的文明不斷走向拔新、尖端的科技,以一種自信的步伐向更『進步』的方向行走,但『傳統』依舊佔據了人類總體記憶的大部分,並以穩健的方式不是積累。如同我們身上穿戴著標榜時尚的衣物,而三千年前織的是縈螺、絲緞,但其思維與智慧成分完全不輸給現在。所以,我們不能捨棄那些所謂的『傳統』,不能說五百年前或一千年前就是落伍的。再舉例來說,現在要請人畫一幅畫,也不見得能和米開朗基羅、達文西相比;要寫一首詩,也不見得能和李白、杜甫相比。簡而言之,天下本來就該古今並存,傳統不代表就是舊的、落伍的,應該要去了解並且推陳出新,經過激盪產出新意。」

 

文化資產的多元學習

  在學習文化資產的課程中,李乾朗希望研究生將關注與思維超越物質本體,不僅僅是建築物、古蹟,文化資產的定義正隨著人類不斷行走,有著更廣闊的認知,因而,文化資產中過去與未來的多元性才是真正令人期待的。而研究生的以經由實地參訪文化資產,透過在地音樂、戲曲、戲台,甚至是最為常民的小吃等,將各種對於文化的感知與脈絡進行融匯,浸漬於與整個都市發展的文史脈絡中,另外,也透過他親身走訪世界各地文化資產的經驗,加深文化資產在台灣當代的學術建置。

  李乾朗認為做為一個研究者,除了多看書吸收知識外,還得要多進世界、以觀察與旅行的方式,用相機或筆記本記錄下過程中的體會。透過多看展覽、聽音樂會,觀察生活周遭街景的變化。普天之下的學問除了在課堂和書本中,大多數就如同空氣漫散於世界之中,一切,都得要靠自己去壯遊。國內年節像是五月十三霞海城隍廟大拜拜,陣頭、布袋戲、歌仔戲、藝陣通通出來了,這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文資領域的工作發展

  提到文化資產領域的相關職業,李乾朗就國內外兩個部分做了分析,除了到國外深造,希望在臺灣文化資產事業繼續作業的人,可以就高普考等公務人員考試至各地文化中心、文化局與跟文化資產跟藝術行政相關的博物館擔任職位;或者從是有關連性的教育工作。

  另外,李乾朗也提及創業的可能性,當前的政府機構以委外研究、委外經營的方式進行相當多的文化資產研究,就文化資產工作室以及小公司而言,便能以更彈性、更專業的眼光與方式處理相關工作。

 

對藝管學生的建議

  李乾朗強調著對於文化資產「知己知彼」,但在地者也得分清楚有些是可以國際化,有些千萬不要國際化。一但過度的被國際化,有些在地文化便會隨波逐流,使得一個國家沒有了自身的定位。如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保存即是種發展」,藉由具長遠眼光的評估、保存而刺激本土文化的發展量能,使得保存以及發展相輔相成。

  未來,智慧競爭是這個地球共同面臨的一個時代,是腦筋的競爭。技術性的問題,都可以花一點金費買來。但是真正能夠創出智慧財產的,並不是只有金錢能辦到的事情。大眾買不到的是腦袋裡面的東西。這要靠國家、民族、社會的所有人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發。

 

 

李乾朗 教授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客座教授,實踐大學與國立臺北大學兼任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建築史、臺灣建築史、古蹟欣賞、城市建築與文化、文化資產管理。著有《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巨匠神工》、《臺灣建築百年》等近二十本文化資產、古蹟相關專書,為臺灣當代著名的古蹟與文化資產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