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林俊翰 / 攝影 陳子建】
2006年8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以下簡稱藝政所)成立,任教於此研究所教授廖新田為發起人之一。在他的教學方式裡,採用嚴謹的傳統式教學法,主要以社會科學為主軸,培養學生對於當代議題的觀察力、批判思維以及論述能力,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增強同學的主體意識,加強他們對臺灣本土社會關懷,未來工作中也能夠將理論與實務作為結合加以運用。
基地下的穩固扎實性
一體兩面的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背後,其實是有著扎實性十足的理論背景為根基,如果沒有建構好基地,即便蓋出來的房子,非但不夠漂亮,隨時都有倒塌的危機。廖新田說明,自己在藝政所的角色較像是一位後台扎根者,致力於兩大主軸線下的基礎建立,讓同學有基本的文化知識理論框架,才能更井然有序的進入研究方向。
理論與實務的分流,是必須建構在基本理論精神底下,因此廖新田在藝政所教授的科目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藝術與文化理論、藝術社會學。由於世代日益見新的緣故,當中必須考量到學術科別能否有創新,而後陸續增開視覺文化研究、後殖民主義等課程供學生選擇。
理論架構導向 鼓勵學生多對話
廖式教學方法中,他主張以回溯現代議題為主軸,利用社會理論觀點進行分析,並且歸納出一套以本土臺灣角度為主,朝向國際視野發展。另外一方面,希望使同學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廖新田感慨,或許是因為亞洲教育體系,讓大部分學生上課只希望老師能不斷告訴自己不同觀點,而非以一個懷疑、分析的知識架構來質疑老師,長期課程教導下來,幾乎沒有什麼對話性質,只有單方面的知識輸入。
廖新田舉例,自己所帶領的東方學程課程當中,外國同學時常會提出自我見解,表達對一件事情的想法。相對地,臺灣學生顯得較為乖巧,極少數會有自己觀點,回饋機率也很低。廖新田鼓勵同學們應當多發表自己看法,即便是不太成熟觀點也無妨。
實踐力背後的基本知識意涵
一貫的傳統式教學法式有可能會不適用於新生代上。廖新田解釋,自己也會針對時代潮流逐漸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藝政所學生所舉辦的各項活動中,納入一些社會議題上的問題,並且回歸到思考層面來如何解決事務。他還強調,理論與實務行動是類似連鎖效應般的牽動,如果具備了深厚的人文厚度訓練素養才有可能使觀看的層面更加廣泛。
身為藝術管理人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層面,首先必須擁有全方位的人文歷史層次為起點,以本土文化社會進行關懷,時常留意國際上的局勢發展,多碰觸各項領域學科,使自己多具備多項工具。廖新田不太贊同以流行文化來觀看世界的流動性,盲目追求一種短暫的熱潮並不是屬於一種具備人文視野,只有可能是一窩蜂的跟隨,而非是自我想法,擁有足夠人文思維觀,才有辦法支撐住文化政策、藝術管理等地執行規劃力。
關懷世界 自我定位
訊息更新程度是能夠與世界做最新穎的接軌。然而,臺灣媒體的狹窄性、政治作秀,無法傳遞更有效的資訊來增進常識觀。此時,曉得其他語種,就較能先進一步得知國際所發生的重大事項。另外,廣泛閱讀也是能夠訓練自我去觀看每位人不同的思維邏輯,也會逐漸主動關心社會問題要採用一個什麼樣的客觀角度。廖新田也強調,並不是具備了語言能力,就等於是能夠掌握世界觀點,最重要的是以一種廣泛視野去關懷他人,曉得目前國際間應當處理的解決問題才是最根本之道。
「莫管他家瓦上霜,只管自家門前雪」,人與人之間應當懷有無私的奉獻與關心,求知慾望也應當是能跨領域式學習,並非與自己地區相近的日本、韓國等東南亞才需要瞭解,北歐、東歐、拉丁美洲、小島地帶等文化皆需要基本熟識,國際化並不會只要有著高學歷就得知一切,廣泛自主學習其他風俗民情同等重要。
求學之路不單純只是寫論文、修課而已,而是要期盼自我能把學習到的理論深層運用。廖新田期許學生們,就讀藝政所後,是能夠將學習的內涵在實務上有更上一層樓的境界,在產業裡的專業素養也具備一定的水準,同時在未來畢業後,對於自我就業導向是相當清晰的。
廖新田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University of Central England Birmingham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博士。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專任教授,曾擔任澳洲國家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亞太學院文化歷史語言學院(The School of Culture, History and Language, 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資深講師。研究專長,藝術與文化社會學、現代/後現代視覺文化、藝術評論、臺灣美術、後殖民視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