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2【春日小講堂】基金會,如何搞藝術?

|黃芝晨 攝影|田偲妤

 

  今年滿30歲奇美文化基金會、20歲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0歲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碰在一起會激盪出什麼火花呢?而藝文基金會在人們生活當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2017年由臺藝大藝政所春日小講堂舉辦《基金會,如何搞藝術?》講座,邀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擔任主講,帶領人們認識藝文基金會的生命歷程。與談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長林宜珍、前奇美博物館基金會企劃組長謝敏芳也分享基金會如何在藝術行政團隊的創意與奮鬥之下,獲得母企業與社會的認同,同時也肯認自身的價值。

  基金會是透過基金的組合,引導社會財富運用於公益慈善事業的法律與社會的非營利組織,以社會發展為使命。早期大多數基金會偏向做社會救濟、獎助助學的工作,而經濟成長與政府部門的擴大,社福與教育已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因此,現代基金會的功能擴大至更大的領域,如學術研究、科技發展、醫療保健、環境保護,以及藝術、音樂、體育的教育與推廣。

 

臺灣藝術基金會風生雲起

  臺灣先後面對鄭氏統治、荷屬東印度公司、西班牙、日本、中華民國等各種文明不同階段的輪替統治與移入,直至1987年後政治開放與創作多元,民生社會的經濟與產業才漸趨穩定。藝術市場也在這樣的時刻中興起,各地的藝文機構如美術館與文化中心的建設逐步地開展。而政府政策對於藝文獎助的鼓勵,如1992年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與1998年文馨獎設立,提升企業挹注藝文活動的意願與支持。

  企業願意贊助藝術的動機,事實上是一種「交換」的關係。企業透過藝術教育活動吸引資源與人脈,也能作為企業行銷與公關宣傳的策略,並建立企業的公益形象與產生的正面影響力。而藝文基金會受到企業的金援或物質等等支持,能繼續維持組織和活動的運作與發展,促進藝術與大眾的交流。

 

引領藝文基金會的巨頭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在臺灣政治解嚴的時代創立,是以藝術教育為宗旨的非營利機構,並開啟臺灣當代藝術評論的先鋒。帝門藝術在初期營運階段因為金援挹注足夠,藝氣風發;然而在經濟不景氣之下也影響了企業家對於帝門基金會的贊助(經費的缺乏是藝文基金會相當現實的部分)。因此,人員、組織架構、營運專案等也重新調整。其中,流失最大的資本是人,人的流動是經驗與脈絡的流失。

  19941995年帝門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展覽,包括羅浮宮與莫內的展覽,參觀的人數有幾十萬人,帝門基金會也在眾多的參展民眾與周邊商品的銷售中,獲得豐厚的經費注入。2000之前帝門基金會在大安森林公園艾菲爾地下室的空間,舉辦許多新銳藝術家當代、前衛的展覽,提供年輕藝術家發表藝術作品的空間,這是除了北美館之外,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展覽空間,同時也是與美術館爭奪當代藝術、取得前衛藝術的發言權。在此空間展出的藝術家有蔡海如、朱家驊、侯淑姿等等,而展出的藝術家也會進入帝門 基金會藝術家資料庫以及藝評的資料庫。

 

  近年來帝門基金會以公共藝術展覽為新的里程碑。捷運站是公共藝術介入的場域,土城捷運站作為帝門進入公共藝術領域,與藝術家涂維政合作的第一個空間;而接下來的亞東醫院捷運站則是與楊春生藝術家合作。在此次的作品展出中,熊執行長認為臺北捷運局應該更用心地去維繫公共藝術展出的美感。帝門基金會在藝文中心、公園、航廈等等不同的空間挑戰了藝術與場域新的可能,而對於作為藝術教育基金會的帝門,也始終不忘把藝文教育帶入到校園、孩子的生活與心中。熊執行長說:「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奇美文化基金會至後來的奇美博物館基金會籌備新博物館,謝敏芳於2010加入並參新博物館的籌畫,負責紀錄片拍攝、媒體文宣、公關、企劃組規劃與執行等等。奇美基金會的使命是經營博物館,舊館設立於奇美實業的工廠園區大樓,自1992年免費對外開放與參觀至今已有20年。新館在台南都會公園開館,奇美博物館基金會以ROT的方式取得50年的經營權,負責的主管機關是台南市文化局。奇美博物館就在五年內,軟硬體皆完備。

 

 

  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對於博物館的夢想,是持續二、三十年,這個願景是在群策群力的規劃下才得以實踐。博物館展出囊括藝術、歷史、人類學與科學四大範疇,落實藝術共享的願景。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長林宜珍分享忠泰對於城市的想像與實踐。忠泰母企業為忠泰建設公司,在李彥良帶領下的忠泰,提出了對於賣房子的想像:從口碑行銷比廣告更有威力到賣一個完整的生活,最後則是造出一個生活概念。 因此,忠泰開始先做生活提案:忠泰的文化事業,忠泰生活開發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因此鼎立。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四種路徑有明日博物館、都市果核計畫(城中藝術街區、中山創意基地、新富町文化市場)、忠泰建築學院、忠泰美術館(希望美術館非限縮空間,而是能夠將能量釋放,延伸至城市與生活)。

  帝門、奇美、忠泰三個基金會的規模與目標雖然不一樣,但共同點是人才與價值比資金更重要的。而藝文基金會的人才,需要耐煩、善於溝通,能介於藝術家與委託單位之間。藝術行政人才,除了專業知識之外,更需要有跨領域、要求自我與主動學習的能力。如此,基金會才能與時俱進,讓藝文與時代接軌、推廣藝文與進行教育活動、勇於接受不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