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2【冬至小講堂】創意城市的拼貼術與策略思考

文|李昀琋  攝影|李慧珍、李昀琋

  黃瑞茂老師開玩笑地說:「這是一場道聽塗說的演講」──「拼貼術」是出於己身經驗對創意城市的詮釋,「策略思考」則為臺灣當前所缺乏的政策方向。論述首先由歷史想像開始,在全球化的脈動下,工業逐步在20年前外移到金磚四國,臺灣產業面臨轉型,其由威權到民主、由殖民到主權的特殊背景,正有可能做為亞洲國家的典範,因此學界引入創意城市的概念,期望在都市發展上有所突破。

創意城市的三個歷程

  第一階段是1970年代工業破產造成的「城鎮轉型」,知名的案例如英國利物浦(Liverpool)在船塢及製造業沒落後轉向水岸觀光及珠寶設計產業,以及德國盧爾工業區(Regionalverbands Ruhr)將廢棄廠房和煤礦場重新規畫為與住宅區相連、可供親近的園區。這兩個案例顯示出一個重要關鍵:「再利用」的重點並非空間本身,而是人們的生活與產業。

  第二階段則是80年代全球化襲捲下的生活轉變,此時的發展呈現了兩種向度──關係緊密又相互拉扯的「全球化與在地化」,一端是以時尚產業為首的高級消費文化,其後隱含著跨國經濟與文化殖民等議題;一端是重新關懷人口逐漸流失的農、漁村生計與文化自信,例如日本最先推出的「一鄉一特產」。

  今日對都市的思考則談論「設計」、「人才」與「創投」,例如柏林(Berlin)從破產轉為全球創新亮點都市,即是靠著官方主導的低廉房價、補充人才缺口的「藍卡政策(blue card)」,以及推動市場的創投企業。此外,必須注意到當代科技造就的手機革新,不僅創造出許多新型態的商業模式,更做為人手一機的基礎設施,劇烈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藝術能量與建築作用

  而臺灣的創意發展能從1996年民間爭取華山特區轉作藝文使用談起,當時的戰略思考是縫合整個臺北都心的產業化,使之能躍上全球城市。其中關心的議題是「如何論述我們居住的城市?」、「怎麼樣指向未來?」在2003年收由公有管理之前,華山特區採取開放藝文團體登記舉辦活動的經營方式,創下一年365天內舉行1000場以上活動的熱烈紀錄,彼時前衛的、實驗的、孕生創意而開放的特質,不僅是重要的都市基因,更是臺北做為創意城市的資產。

  「再利用的關注重點並非空間,而是生活。」黃瑞茂老師再次強調,閒置空間的活化應是對生活態度的創生,而非樣板式的操作。在臺灣高密度的居住環境中,必須正義地安排、提供公共設施,盡可能保留已是「斷景殘邊」的綠地與文化景觀,為居民指認出「回家的路」。高房價與低薪環境使當代人難以搬動居住環境,因此更該思考居住生活。

  做為建築學者,黃瑞茂老師亦指出其中的思考轉向。應重思建築的作用,將設計帶到生活世界,將理念與生活連結,繼而建構生活,供應公共設施;並且認識到環境浩劫與資源耗竭危機,以「與災難共生」的態度,在高樓豎立的都市年代承認此真實,進而質問:我們要怎樣的生活方式?未來的建築形式或許將追隨「自建城市」的公共參與態度,以設計思考投入生活環境的再構築。

結論:在縫隙當中找出路

  黃瑞茂老師以一張分析行動取向的象限圖迎來講座的尾聲,以自在(in-itself)與自為(for-itself)為緯,社群與社區為經,建構出偏向自在的「公共設施社群」和「自造社區」,以及偏向自為的「倡議與辯護社群」和「賦權社區」四個取向。此分析法表達了黃瑞茂老師熱切關注的議題:在全球化造成普遍貧窮化的當代,人們需要如何的生活?又怎麼共同生活?

 

 

  「創意城市不該是一面旗幟,而是時代的整理。政策暴露了許多缺陷,因而使我們有機會去擾動。」黃瑞茂老師以自己的經驗勉勵我們,不能停留在謾罵因容積轉移等制度「魔鬼化」的都市,而應以公共性架構下的戰略與戰術行動,使空間做為都市文化經驗發生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