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文化資產管理專題演講】從歷史場所到地方營造:文資經營管理實務與挑戰

文/劉恩美 

 

講者:林宜珍、董俊仁

時間:2022316 14:00-17:30

 

文化資產如何管理?

 

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通過,文化資產的保存經由法制化更加落實,現今對於文化資產的定義可以經由《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條窺見一二:「本法所稱文化資產,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之下列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除了大眾對文化資產的關懷意識提升,建築類的有形文化資產經由修復再利用,更是當今社會矚目的發燒話題。現代所思考的不僅是如何妥善的規劃空間的再利用,後續的經營管理,也成為了許多人殷切關注的議題。本次的演講是由本所的學姊林宜珍及學長董俊仁分享,從公部門或私人企業的經營案例,探討文化資產管理經營上所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症。

 

演講由林宜珍學姊開始,她於待產前挺著肚子至課堂演講,語氣溫柔而邏輯清晰、闡述細緻而不感到龐雜,分享先前參與的專案宛如論及自己的孩子,言談間充滿對工作的熱忱。她曾於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和台北機廠前期規劃小組服務,從私立租用轉型的非營利組織到文化部下的公部門執行者、從鬧區的一個小點到17公頃的基地,體會了不同尺度的文化資產經營。她在兩項個案之中,產生了許多困惑,從經驗到分析,最後凝聚成一個主張,在探索與思考的逆向工程中,獲得許多對於文化資產經營的啟發。

 

從歷史場所到地方營造-新富町文化市場、台北機廠

 

過去是菜市場的新富町文化市場,因為忠泰集團家族曾於此貿易,這份歷史的情感連結使得基金會因緣際會投入。承租後如何使此地成為­­文化匯聚、對地方有貢獻的場所,是許多文化資產再利用一同遭遇過的挑戰。林宜珍以:「如何做、做什麼、本地人想要什麼、多少人、多少錢、應該與不應該什麼」等問題,先擬出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定位,且並不急於內部的裝修,而是先與在地居民建立關係。

 

從一開始的調查史料,接下來口述訪問周遭的攤販,在雙方逐漸熟識後,透過募集老照片預備策展的能量,先舉辦新富町市場80周年展覽,透過以上盤點策展展品,並以常民生活、在地連結、引入新一代青年等主軸,使團隊更清楚可以做些什麼。經由先前的展覽來界定經營的思維:如何以新富町市場成為一個中介平台、飲食教育的場域、庶民生活基地,並塑造社區自覺、在地意義、創新價值。

 

經由一系列的考察,才開展建築空間裝修改造,修建內部建築的過程中,除了保留過去市場通風採光排水的特性,以及人與人視線交流的特徵,更規劃了外圍市場攤販可以共同使用的廁所,達到地方共生、友好的目的。內部整修後,新富町文化市場開始推動的「飲食教育基地」結合攤商和青年文創,接連帶動附近的市場一同活絡,不只是市場與地方的關係,更加上學術、觀光之間的交流,或是同為文化資產領域的社群連結,如:瓦豆光田、蘭室等。除此之外。如:2021年下半年舉辦萬華的文化課程師資培育,使資源更具永續性、影響力,而非一次性的活動而已。

 

文化資產的再利用除了回顧過去,更重要的是「當下」,需要以人為核心思考,而非既有的物質條件。經營以來,財務不永續的危機也逐漸浮現,企業基金會有其限制,如何創造收入成為未來新富町需要解決的議題,面對不想過度文創化的隱憂,她認為非營利的活動可以不受空間限制而實踐,既有的空間則可以邁入營利的規劃。面對未來租約期滿的不確定性,她則是鼓勵不須死守地點,而是將策略和方法彈性的運用在不同空間。

 

林宜珍笑稱她和1935年很有緣,不管是新富町或是台北機廠,恰好都是1935年創建。談及曾服務一年九個月台北機廠籌備處服務,她點出公部門前期通常都是委外的調查研究和展示處理,但台北機廠在內部先有內部籌備組織,使她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她也強調兩個個案尺度不同、負責的單位不同,她所分享的是當時任職時的情況,與現在籌備處的主管其任內調整或改換方向,並沒有對錯之別。

 

台北機廠是位於台北松山菸廠文創園區旁,全台灣最大的鐵路維修工廠,搬遷到桃園富岡後開始閒置,身為首都市中心的產業文化遺產,且背負了許多鐵道迷的期望,因此以動態保存為目標進行。她發覺博物館理論技術如何導入成為很重要的關鍵,因為文資、鐵道迷、博物館界的人們分別以不同面向切入,要如何匯聚意見十分重要。因此,團隊從建構專業知識:說共同話,到生產共同願景:創造社群連結,最後才是組織建構。

 

面對古蹟再利用,她認為古蹟不能只有面向過去,也要面向未來且和未來對話,要一直與時俱進,做一個屬於全民的新時代博物館。台北機廠要展示的不只是台灣鐵道史,也是和世界現代化銜接的歷史,火車的出現使得時間開始統一、工業化工時固定、休閒觀光因而產生,台北機廠承載的更是許多台鐵職員家庭與全民的生命記憶。除此之外,建立學習型團隊十分重要,包含內部培力、連接外來資源、舉辦活動論壇,都是使原先計畫公眾化的好方法,藉由開放治理和群眾溝通,使越多人知道這件事,使計畫越不容易因為政治或其他因素而翻盤。對比私人經營的文化資產,她認為,很大的差別在於以公共性作為重點,因此許多想法都會以公共為考量。

 

困惑與省思

 

藉由上述的經驗,林宜珍發現建築類文化資產-也就是古蹟再利用有許多的好處,像是活化空間、增加藝文近用權等,但當然也有不少的限制,例如很多古蹟空間狹小,既有空間的不足加上相關的法規限制,使得再利用窒礙難行,再加上許多單位需要讓館舍財務自立,經濟上的負擔使得經營單位蠟燭兩頭燒。針對古蹟經營管理,英國有此專業的學位,她認為,在台灣,古蹟應該要逐漸成為專業,產出經營方針、培育相關人才。面對古蹟的公私協力,看似共同協作其實為民間單方面的出錢出力,政府則是監督的角色,具有結構型困境,亟需改變。

 

藉由經驗和困惑,成為林宜珍博士論文的養分,她主張新公共管理的思維看待古蹟其實並不適用,若以公共價值修正(public value),不管委外與否,公部門都是價值創造者,並非只是契約負責人。除此之外,應該要形成網絡治理,和其他民間部門協力,像是台南的老屋欣力,並不限制文資身分,而是修復為主,此概念使房屋未有文資身分的限制,同時達到了修復的目的。她進一步闡明公共價值是過程論,每個人心中都有公共利益傾向,當形成信任基礎,價值生產加上網絡治理的力量具有擴散性、傳承性、生命力,形成的是一個非鏈性,而是面性的價值宇宙。透過公共價值的概念,使得文化資產不再陷於過去的困境,而是開創新的可能。

 

文化資產的千萬種形式

 

董俊仁學長在簡短的時間內分享了豐碩的案例,透過大量的個案,瞭解不同類型的文化資產經營管理,像是2021年甫開幕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一樓的未來市正是為了解決容積移轉的問題。或是許多文化園區會提供給在地里長一個空間,作為在地友好的象徵。其他像是桃園神社,就是混合模式的經營。另外,自營底下有標租,或是進駐等合作模式、以住代護模式、促參模式,各種形式不勝枚舉,形成台灣現今文化資產經營管理的千萬種形式。

 

長期接觸眷村以及日式宿舍的他,提出現今的日式宿舍保存,一昧地以整修成過去日治時期的樣貌為目的,使全台各地散播著「一秒到日本」的氛圍。他認為,不管是台灣、東勢、北埔、中壢,應該呈現的是場域的當下,而非日本的異時空。至於眷村方面,他則提倡不要再將每個眷村的目標都設定成為打卡景點,不應該以計算價值為核心,若是單純成為尋幽訪古的散步區,也十分宜人。他也呼籲,眷村空間再利用,應該思考讓空間如何體驗時勢的變化。

 

提問時間時,董俊仁也進一步回應,眷村保存是努力比賽,不是選美比賽,並非只能保留高階美麗宿舍,歷史的脈絡自然有其價值。至於如何避免「一秒到日本」的問題,他則提出戰後眷村曾於日式宿舍裡面居住的痕跡,便是時代的印記,像是不習慣榻榻米而拆除等,這些增建、使用的痕跡保留,可以重新彰顯其價值,像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正是留下些許的居住痕跡,但同時兼具翻新的明亮乾淨,反映時代下的使用。面對此議題,行政機關應該給予更好的支持。

       

另外有同學提問,政府長期介入之下,文化創意園區四處增生,這樣的現象究竟好不好?林宜珍回應,其實這些園區的空間早已存在,透過活化為文創園區有利有弊。董俊仁則抱持正向的態度,他認為文創園區即便失敗,但是至少保有此空間,像是當初文化資產倡議者搶救了許多的酒廠、菸廠,並未特別預設要做為何種用途,只是有一股保留下來的熱心,畢竟這些建築拆掉後,就沒有現在這一步。

 

 

文化資產,下一步

 

這次的演講吸引眾多人共襄盛舉,大家熱情踴躍的討論都捨不得結束。文化資產的下一步將會如何?林宜珍學姊在個案的經驗給予很好的提醒:「回首過往,尤其是提出這裡真的需要我們嗎?可以做什麼不一樣的事情?」一語道盡文化資產經營管理階段的核心精神,倘若沒有清楚定位經營管理者自己的角色,文化資產的經營管理經常淪於經濟利益的考量,而忽略了文資保存的精神以及地方認同的重要性。面對台灣的文化資產的未來,下一步,由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