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文化資產管理專題演講】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既往與開創

 

文/劉恩美 

 

講者:鍾秀雋 政大民族所博士後研究員

 

時間:2022328 14:00-17:30

 

你也認識大甲媽祖嗎?

談到「大甲媽祖」對大眾而言並不陌生,但是要說清楚大甲媽祖和北港、新港媽祖廟的關聯及背後的網絡關係,以及大甲媽祖如何成為城市節慶及文創發想的熱門品牌,乃至於台灣廟會的動員內涵及型態為何,能侃侃而談的人恐怕屈指可數。本次的講者鍾秀雋老師,從國小開始熱衷廟會活動,到後來以此為他的學術專業,正是這個領域的專家。這次邀請鍾秀雋老師以無形文化資產的視角,談談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既往與開創,讓課堂的大家認識不一樣的大甲媽祖。

 

鍾老師演講的第一張投影片放了滿滿的照片,紀錄他過往參與廟會的點點滴滴,數張照片記錄他從小學至今參與傳統宗教的歷程,其中包含他大學時期自創輔大家將團的回憶,不僅跳脫大家對大學學生組織的既定印象,也讓人佩服他的號召力。透過一張投影片,就足以清楚地表明他不僅是個研究者,更是熱愛宮廟文化的信徒。

 

廟會動員大哉問

認識大甲媽祖之前,鍾老師先從台灣廟會動員內涵和型態開始介紹。人們常說「社會」,但可能不知道這個詞具有的宗教含意,「社」即為土地神,「會」則是指祭祀,如此「社會」一詞意義便出。廟會人士一詞因為地理有了差異,如:北部稱子弟、南部稱陣頭。這些單位多為獨立運作,雖然以服務地方宮廟為主,但與廟方互不隸屬,陣頭的頭人熟稔地方生態,形成匯集各種職業、階級的團體。而傳統的陣頭組織,則多為社會賢達組成,如台北靈安社、台北共樂軒。

 

藉由廟會,學者所言的狂歡嘉年華現象也可以在台灣的傳統宗教中窺得一二。鍾老師針對狂歡嘉年華的理論進一步回應,他認為傳統農村較少娛樂活動,經由遶境,使不同階層的人們齊聚一堂共享慶典之樂,像是他在田野調查中,曾有受訪人表示廟會慶典上台帶來滿滿的成就感。廟會活動具有社會調劑的作用,甚至在傳統村落中成為維繫社會功能的單位。

 

廟會動員的每個細節、每個儀式、每個物件,都有其深遠的意義。例如共樂軒的繡旗,上面的刺繡之精緻,不但展現了對於神明的敬意,更是為了彰顯共樂軒的財力和品味,現今共樂軒廟會開著名牌車,其上懸掛著隨風飄逸的繡旗,宗教意義、文化意義、社會意義,三者交織相融。而廟會儀式中的過火、安營、請水、請火...等,其實蘊含的則是神靈界的兵將概念,透過這些儀式,將兵將安置之外,也將在地的法力匯聚至廟宇之中。

 

儀式之中,也有許多新興的演繹,像是廟會中常見的「素蘭小姐」,其實源自於葉啟田的經典歌曲,或是女性扮演的家將,跳脫了過往的禁忌,以純表演的形式出現於廟會活動中,這些並不存在於傳統文化的環節,而是因應時代流行添入的橋段,顯現了廟會隨著時代產生的各樣新意。   

 

談及時代的流變,陣頭的歷史變遷其實和經濟發展環環相扣。從傳統社會地方人士自行組織的角頭陣,到了1980年代,因應經濟蓬勃發展,帶動祭祀、廟會活動需求大增,因而衍生出專門的職業陣,隨業主聘請而出動的商業形式。直到2000年代,因為經濟的蕭條,許多職業陣無法繼續經營一一解散,熱衷於宮廟文化的子弟改在外開設私人館,這些私人館雖然並非傳統的廟宇,但是社會連結性強、觸角廣,成為新型態的社交場合。這些私人館讓廟會脫離了廟宇的連結,即便是私人也可辦廟會。而這些私人館辦理廟會活動也非常精采,陣頭之氣勢、煙火之燦爛,完全不輸大廟的派頭,展現了即便位處邊緣、相較大廟較為弱勢的私人館可以辦大廟會的企圖心。

 

大甲媽祖的前世今生

認識了台灣廟會動員的歷史,不免讓人好奇台灣有這麼多的廟會活動,但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特別知名?鍾老師從大甲鎮瀾宮組織的行動逐步解惑。1986-1999年王金爐時任董事長,當時廟方不僅邀請學界紀錄研究,1998年舉行祈安建醮典,也邀請台大、政大學者撰文紀念,替大甲媽祖奠定了學術的開端。傳播媒體方面,大甲鎮瀾宮與媒體交好,像是購買廣告、安排專訪、與地方傳媒公司合作拍攝紀錄片,甚至於1997年慶祝改往新港路線的十周年,更出資請中視現場直播,開啟直播風氣。

 

1999年至今,則是由顏清標擔任董事長,像是與台中市政府合辦「1999年台中縣媽祖文化觀光節」,當年多位總統參選人於大甲媽祖起駕時參與,焦點不斷。2003年,觀光節名稱由原本的「台中縣媽祖文化觀光節」改名為「台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強調了「大甲」的特殊性和在地性,並在2008年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這段期間有許多和政治、政府的連結,加上組織「臺灣媽祖聯誼會」串聯多方勢力,積極拓展不同領域的連結。藉由這兩段時期,可以發現大甲鎮瀾宮串聯不同領域作為自身的養分,不管是學術、媒體、政府、宗教團體,都是促成大甲媽祖遶境進香遠近馳名的原因。

 

不單是串聯各方人士,大甲鎮瀾宮採取開放少禁忌的作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像是許多廟宇並不對外開放的安座,所有民眾都可一同參與,或是遶境期間各式各樣民間自發的香客服務,廟方也不會多加禁止,因此沿路的醫療團、食物、茶飲、搭載服務,讓處處充滿人情味。平時,主要由在地老師組成的教師團,則負責接待來訪的外國學者及學生,促進了國際交流,大甲鎮瀾宮也曾辦過學術研討會,面對學者發表派系檯面化的研究,也從未多加禁止、施壓,使得學術紀錄得以完整的發展。種種現象顯示,大甲鎮瀾宮的變化和接納,是文化得以興盛的關鍵。鍾老師談及同以媽祖遶境聞名的白沙屯媽祖,有別於大甲媽祖開放性的遶境,白沙屯媽祖遶境則需要報名,並且須穿著大會臂章、衣服加以區別,且有秩序組負責把關,在過程中強調秩序整齊,和十幾年前自在對比相差甚鉅,也形成白沙屯媽祖遶境的個人風格。

 

至於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為何從往北港的路線改為新港呢?這又是另一段精彩的故事。其實改變遶境路線和一篇名為大甲媽祖回娘家的新聞引發的抗辯有關,大甲對於北港並非娘家的否認,及北港廟方的默許衍生了許多的矛盾。為此,大甲鎮瀾宮於1987年突破兩岸通航的禁令,透過轉機的方式到達湄洲,並迎回湄洲媽祖及相關祭祀的器物,為的是破除分靈自北港的印記。返台後,廟方不但未因此受罰,反而聲名大噪,更間接的影響了往後兩岸開放探親的契機。大甲和北港之間的摩擦,並未因大甲至湄洲迎回媽祖解決。從此以後,大甲媽祖遶境的路線改往新港的媽祖廟,長久以來的傳統一夕之間改換,背後蘊含的是社會、宗教、文化交織的複雜脈絡。

 

 

更多「你不知道的大甲媽祖」

 

演講之後,引發了現場觀眾許多的疑惑,有人詢問大甲內部組織如何創新規劃?因為發覺大甲媽祖文創商品十分多元,也有眾多知名品牌爭先合作。鍾老師認為主要是因為大甲媽祖廟對於授權意願高,採取開放概念,由一群十分能幹的年輕團隊負責,加上組織高層並不設限,使得創意發想得以完善的發揮。再加上,大甲鎮瀾宮早年就與學界合作,對於學界所定義、書寫的宮廟文化,讓大甲媽祖的文化地位是經由學術保障及認可,以及遶境人潮之聲勢,每年參與遶境滿滿的人潮,正是最佳的潛在市場保證。

 

關於觀光文化節為何沒有影響大甲鎮瀾宮原本的媽祖遶境文化,鍾老師認為雖然媽祖觀光文化節屬於官辦節目,但仍以民間為主體、官方為客體的形式,使得文化資產主體得以保存,這樣的保存型態和凍結式保存無形文化資產不同,也讓文化資產可以繼續茁壯的發展下去。另外,鍾老師也提及指定無形文化資產的困難之處,像是同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六房媽」不是媽祖,但因為是透過扶乩得知,無法透過科學理性證明,因此文資身分指定時仍無法改換,也是宗教與科學之間的矛盾之處。

 

現今,媽祖遶境因為年輕化、觀光化,有了不一樣的風貌,鍾老師回憶當年只有他一位青年參與遶境常常引來關注的回憶,到現在遶境的過程隨處可見年輕人,對於這樣的改變有著很深的體悟。關於遶境人口為何會年輕化,他認為和地域認同有很大的關聯,現今年輕世代對於國族認同的轉變,以及對於文化印記、本土文化之強烈,使得年輕族群對於大甲媽祖遶境參與意願大幅提升。除了是民間宗教蛻變擴展的教材、台灣文化認同象徵,也成為認識土地的媒介、民間宗教平台、連結國際的舞台。